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组织召开北京运河文化带建设研讨会

为了加强北京地区运河文化的基础研究,保护和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形成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整体合力,5月6日,我校组织召开“北京运河文化带建设研讨会”。通州区委、市教工委领导,运河沿线地区开展运河文化研究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民俗文化艺术家等汇集一堂,围绕北京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深入交流,挖掘和延伸运河文化内涵,为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建言献策。

1E3E7

会议邀请了北京市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查显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王达品以及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教授岳升阳,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博导何凡能,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吴文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买又红,城市发展研究杂志社副主编王亚男,北运河管理处、高级工程师白文荣,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长松,通州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通州区委办公室副主任杨家毅,《山东运河航运史》编辑部副主任焦振炜,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博士、教授吴欣,淮阴师范学院历史学博士、副教授李德楠,中科院地理所副研究员王振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职教研究所教授王剑,民俗专家池源。

北京音像出版社总编张淑芳、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院长李宇红、《北京教育》杂志社长兼常务副主编李艺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田志英、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校长徐华等作为嘉宾参加了会议。我校党委书记李石柱,党委副书记沈小静、宋晓欣,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研讨会。

16164

在本次研讨会上,北京物资学院运河文化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研究所将以深耕通州、切入朝阳、涉猎北京、环视京津冀为发展战略,从运河治理和漕运、运河文化产业、运河生态建设、通州地方文化这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研究所所长陈喜波表示,没有调研就没有科研,研究所将致力于做深入性、系统性、对比性、实用性研究。作为国内运河研究基地之一,研究所将专注于构建开放的运河研究平台,打造实力强劲的研究团队,开发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课程,力争建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乃至北京市的智库之一。

校党委书记李石柱致辞指出,北京物资学院坐落于京杭大运河北端、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发掘和弘扬运河文化,也是我校传承历史、培育人文精神,建设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相匹配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几年来,我校在运河文化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批成果。其中,陈喜波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运河文化,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基础数据和一手资料,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北京市的科研项目,已公开发表“有关运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论文十多篇,并担任通州区政协委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建言献策。李石柱书记表示,要以新成立的“运河文化研究所”为平台,积极开展运河文化产业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研讨交流活动,为北京市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提供学术支撑;要努力探索文化资源整合的新途径,与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兄弟院校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对运河文化资源的深入研究,为运河文化的传承和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查显友在发言中肯定了大运河的重要地位。他表明,大运河是中华民族贡献给社会的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实现了南北民族融合,也为国家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认为,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学科建设有针对性,并积累了运河研究的基础,学校运河文化研究所对未来发展有着宏伟且明确可实施的计划,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他提出,北京运河文化带建设主要包括5个项目: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助力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丰富人民的文化需要;历史文化保护,古为今用;生态发展,深度开发运河文化发展带;加大力度发展运河经济带。他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文化带的建设,让文化带能够开展更大更多的项目。

与会领导、专家和嘉宾围绕运河文化带建设、文化价值、文化宣传、文化保护以及就运河文化资源共享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提出: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加强通州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打造生态城市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运河文化带建设当中,运河水质污染长期得不到解决,文化遗产保护堪忧,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有待深入挖掘;沿线多地各自开发,区域联动有待加强,这些都是运河研究中存在的实质性难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加强相关产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打造运河文化的独特性;开展通州运河文化带建设,既要确立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先的建设理念,发挥运河文化带遗产功能,又要传承并弘扬运河文化大力发展运河沿线的文化创意产业。

专家们还表示,运河文化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至关重要。在发展过程中,应保障运河沿岸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的质量,以“人水和谐”为宗旨,推进文化与社会共同发展。最后,应结合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建设运河文化带、放眼全国、着眼并学习世界运河文化建设。

与会人员还观看了我校师生创作的运河舞蹈《运河梦响》。该舞蹈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州“运河号子”为切入点,以通州京杭大运河为背景,以船工的一生为线索,展现了船工的不畏险阻、奋力拼搏的精神,以此折射出当代青年人,为了心中的梦想和祖国的繁荣而不懈努力、奋发向上的历史担当。我校以该舞蹈为基础,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舞剧《运河梦响》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努力将其打造成一部传承运河文化的大型舞蹈史诗。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沈小静发言总结此次研讨会。她表示,我校作为一所市属高校,很多方面还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打组合拳和协同发展。对外要做到政产学研的协同;对内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她还提出,运河文化建设应当放眼全球,借鉴全球运河文化发展战略,打造自身文化特色。

据介绍,我校已准备在图书馆加设运河资料文献库,以加大力度宣传运河文化。部分专家和嘉宾参观了图书馆,还到运河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

本次研讨会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召开、商学院协办,还得到了校办、校工会、学生处、安稳处、校团委、校图书馆等部门的支持。

(供稿/校报社记者 杨涛、胡佳扬  摄影/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