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物院 >> 正文

【新华网】“忙着找饭碗,不如造饭碗”——中国高校毕业生迎来“更难就业季”

新华网北京3月26日电(记者 谭喆 李江涛 郭鑫 傅夏莉)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当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当数据显示,2014年的这一数字预计将增至727万人时,“不明觉厉”的网友们不禁吐槽道:“果然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专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不仅与经济形势和毕业生总量有关,也与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劳动者吸纳能力不足密不可分。破解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要从教育部门、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学生等多角度出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李克强说。

在北京物资学院,有7名2011级学生通过成立校园快递公司——“物友递”,俨然成为校园“风云人物”。

他们发现,过去校园门口经常聚集不同公司的快递员,不仅影响交通,而且很多学生因为上课时间冲突无法及时收件。

于是,几个年轻人在几番商议并向学校申请批准后,秉承“集中签收,统一派发”的理念,开始了创业过程。目前“物友递”每日派件量达300多件,约占全校快递总量的四分之一。

这些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在创业路上的勇于尝试,也受到很多学校的支持和鼓励。

北京物资学院学生处处长季靖说,学院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创业类课程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而为了使学生的创业理念、项目能够实现,学校也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创业指导。

教育研究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总理提出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这给教育部门和高校提出新的要求,而落实这一要求,必须改变现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将就业指导服务提前到大学入学甚至更早,并把就业服务延伸到学生毕业之后。尤其要引导学校持续陪伴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中长期就业,而不是一味强调毕业生就业数据。

摘选自:新华网    2014年03月26日

相关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3/26/c_119946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