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物院学人 >> 正文

张声书:在时代的大潮中前进

张声书教授,一位目睹了北京物资学院从建立、发展直到壮大的整个历程的老教授,一位为国家科研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奋战了一生的老教授。他是中国物流界的泰斗,同时也是一位奋斗在教育事业最前线的教授,他在时代的大潮中奋勇向前,引领学界潮流,为物资学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张声书教授的交谈是在一个暖暖的午后开始的,满怀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后人的殷殷期盼,张教授欣然接受了我们的来访。回首往事,张教授精神矍铄,他的一生不能说一马平川,也曾有过人生的失意和事业的颠簸,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张教授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与张教授对话,仿佛是在聆听一段发生在过去的奋斗的故事以及一所大学崛起的历程。这些奋斗的历程,不仅是张教授宝贵的财富,更是整个物资学院不朽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感悟。

办好学校,需要的是一种精神

提起物资学院“团结、勤奋、求实、奉献”的八字校训,张教授感触良多,学校的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以及毕业证书上都会出现这几个鞭策物院学生成长进步的大字。这八个字的校训是张教授在担任校长期间提倡,并经过校党委讨论,征求全校师生意见后确定的。在学校招生简章上印着的烫金大字的校训就是张教授的笔迹。提起这八字校训,张声书教授有他独到的见解。

“要办好学校,需要的是一种精神,”这是张教授一贯坚持的观点,“首先,要有团结的精神,团结就是力量,所以我们当时学校党委就强调,老师、同学、干群都要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气氛,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勤奋,就是学生要勤奋学习,干部、职员、老师要勤奋工作,团结起来要有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勤奋工作、勤奋学习、勤奋创业。求实就是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勤奋不是瞎干,现在叫科学发展,咱们的求实求真也应该是科学的。干什么都是为社会为国家为党和人民做出奉献。所以,团结、勤奋、求实、奉献这八个字应该是我们物院全体师生的行为准则,在学校倡导校训精神,就是要以此鼓励全校师生爱我物院,为社会做贡献,多培养人才,培养好的人才。”

张教授从1986年起开始担任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1993年到1999年间担任北京物资学院校长,15年的学校管理经历让他更深刻的理解了“团结、勤奋、求实、奉献”这八个字的含义。他说:“物资学院的人的确实是很团结很勤奋很认真的去工作,遇到困难,我们没有趴下,而是认真面对,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物院在整个时代的大潮中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在不断前进。”

把民主集中制作为立校之道

当了十余年的校长,张教授有一点感触颇深,那就是办好学校必须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他认为,领导和群众就是一个民主与集中式的关系,凡是做得好的时候学校的发展就快,做的不好甚至会倒退。对于学校行政事务的处理,张教授很注重民主集中制原则,他强调:“首先要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上,对北京市、教育部的领导,都要认真接待、一视同仁。处理和下级的关系,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领导只是一个职务,干部和群众是平等协商的关系,所以干部不能损害群众利益,随时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放在第一位。领导要为学生群众和职工群众利益着想。当官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高高在上,我觉得这一条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体现。”

以礼相待、和睦相处,这是张教授的处世哲学,他深知,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只有团结所有人的力量,才能建设出一个最优秀的北京物资学院。他还强调:“要处理好院长和党委的关系。院长是党委的一个成员,绝不能驾驭党委之上。在行政上不能代替党委、不能不尊重党委的意见,不能越权。重大问题要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然后由院长执行。治家治国平天下,治理学校和治家一样,要把民主集中制具体化。”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学校的管理,张教授很注重人的力量。他以身作则,对学校的治理处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尤其尊重其他干部和全体师生的意见,尽量做到公平,把消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使每个人都心情舒畅的爱我物院、建我物院。

小学校也要有大志气

说道学校的发展,张教授充分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作为学校的开朝元老,张教授深有体会,他说,创立初期的北京物资学院,不仅是一个新学校,还是一个小学校,想办法发展,想办法立于高校之林是当时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望。但要想发展,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小学校也要有大志气”,张教授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仍然豪情满怀。

回忆学校昔日的发展历程,张教授仍然历历在目,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在有些方面赶上甚至超过那些大学校,一直是张声书教授的心愿。物资学院期货专业的成功开办算是很让张教授自豪的一件事情。

中国的期货事业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据张教授介绍:“北京物资学院开办期货专业在1993年,在1992年,我们连期货是何物都不知道,全国在这方面的人才相当缺乏。”

但是在张教授领导下的物资学院人没有知难而退,他们选择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当时中国国际期货的经理田原想要与大学合作,开办一个国际期货人的认证班。对于张教授来说,这无异于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成功争取到这个国际期货人认证班的举办资格的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张教授回忆到:“当年我们为了把这个认证班的主办资格争下来了,费了不少口舌。我问主办方需要什么条件,他们说宿舍都需要安装空调,当时我们的条件很一般,招待所和教室都没有空调,只有电扇。我们当时被告知,要想成功举办国际期货人的认证班必须在一个星期之内把空调装好。我们当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当时学校没有钱,我们先赊账,很快就把教室和宿舍都安装好空调,就这样办起了第一期期货经理人的培训班。这期培训班的效果很好,考试通过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国外机构的通过率一般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我们的培训班在美国期货界影响很大,当时纽约的一家报还刊登了我院与中国期货公司办的培训班的消息。之后连续办了好几期,中国期货界的许多精英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许多期货界的经理人都是我们的校友,在全国影响非常大。同时我们又培养了教师,就这样我们的期货专业就办了起来,影响很大。我们还建立了期货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期货人才。后来路透社与我们联系,让我们每年选一两个学生去那里工作,南开等一些高校也来向我们来取经。”

回忆峥嵘岁月,张教授感触良多,他说,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小学校也要有大志气,也要办出大学校也认为你是第一的地方。

审慎办学思路,构建学科体系

张教授对物资学院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期货专业的开设,他还强调,要抓住学科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和学科体系。他认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科体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应该不断完善和修改。

“我们学校要办出特色,特色才能立校。”这是张教授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术、立足流通、促进发展”是张教授一贯坚持的学术立场。他说:“物资学院的特色是什么?我想,光物流不行,应该把大的流通作为我们学校基础性学科建设的重点。流通是一个很宽的范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我们的专业全部都能包括进去。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我们作为财经院校,怎样才能把流通、金融专业加强,这是我们首先应该面对的问题。金融海啸以来,各行各业都会受影响,所以各个系、各个专业应该怎样去面对?这是真刀真枪的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科建设要把流通作为特色基础和重点,物流是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物流、商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形成一个全新的流通概念。所以学校也正在重新审慎我们的办学思路,加强学科体系的构建。”

不平凡的成长与治学之路

说到张教授的成长与治学之路,用“一波三折”来形容毫不为过。初中毕业后的他曾在工厂做过两年的工人,1959年的他考上了四川财经学院,也就是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工业经济管理。1963年,张声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经济学院研究物资经济。

当被问到为什么会走上研究物资经济这条道路、并在物流领域奋斗了一辈子时,张教授笑而答道:“这不是我自己选择的,而是毕业的时候分配的,学校系主任是全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吴世经,他把我分配到了北京经济学院教书。我当时其实想搞实体工作,想成为厂长经理。到了北京经济学院之后,现在的工程院院士李经文教授对我的影响很大,无论是从政治还是工作科研方面。我的学术见地、科研思想都受他的影响很大。物资经济是他开始研究的,后来我才继承下来接着研究。我走上研究物资经济这条道路,受李老师的影响很大。”

老当益壮,不断进取

年过古稀之年的张教授如今依然担任中国物流协会的顾问,仍然关注着中国流通经济的发展。他曾担任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的社长,在2007年,他还撰文庆祝《中国流通经济》创刊20周年。

被问到退休后的生活的时候,张教授说道,每天看看书、写写文章、练练书法、坚持参加体育锻炼。说道体育锻炼,张教授说他现在每天打网球和台球,这样锻炼使他20年来的高血压保持稳定,血糖也没有问题,并奉劝现在的年轻学子也要坚持锻炼。

当了一辈子的教师,张教授现在已经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许多已成为行业泰斗。逢年过节,张教授世界各地的学生都会给他带来问候,这一点很让他感动。

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担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的职务,但张教授无时无刻不关心着物院学生的成长。他嘱咐同学们应该不断进取,在时代的大潮中敢于前进、勇于前进。

“同学们是国家的未来,希望你们不断努力进取,努力提高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概括起来讲,情商和智商都要锻炼,不要偏袒。成为一个对国家、对学校、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希望同学们在时代的大潮中勇往直前,成就优秀人生。”这是张教授对全体物院学子的期望。

 

两个多小时的访问,要听完张教授一生的故事是远远不够的;但我们用这一个多小时却学到了受益一生的东西。可张老那和蔼可亲的面庞,和在事业上孜孜不倦的精神,令我们肃然起敬。

供稿/大学生记者团  梁辰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