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4价值观 >> 践行动态 >> 正文

【校报专访】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

也许你会被一个悲惨的身世感动落泪,也许你会因一次爱心活动而热衷公益。编者相信,在校期间,不少同学都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但是,你会坚持下去吗?即使从学校毕业,开始为生活忙忙碌碌,你还是不改初衷吗?     

我校就有着这样一群人。在校期间,他们热心参与公益。毕业以后,他们依然将公益平平淡淡地进行了下去。他们让公益成为了自己的一种习惯,让公益行为不再是一时一次的热血和感动,而是伴随着自己的人生一起前行。现在,就让记者带你走近这群多年跟随 杨洪璋 老师、坚持公益活动的校友们。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严寒在这个季节开始肆意蔓延,但在11月12日这个刮着狂风的日子,有这样一群可爱的校友,放下了自己手头繁忙的工作,顶着严寒,从四面八方赶回母校,参加“弘扬杨洪璋精神宣讲团”成立仪式暨宣讲团成员座谈会。多年来,他们跟随 杨洪璋 老师的步伐,从事公益活动,为万全县的孩子送去关爱。这一天,大家重聚母校,也再次将爱心凝聚在一起,融化了严寒,也温暖了这个冬天。     

在宣讲团成员座谈会上,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其中三位校友。     

公益就是真心和坚持

刘双双,我校2008届外语系毕业生,现在是一名小学老师。     

2006年,包括刘双双在内的20名在校大学生一起到万全县进行短期支教,对于当地大多数留守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教授课程之余,还充当孩子们的心灵导师,与孩子们交流谈心。在闲余的时候,刘双双和她的同学们到当地孩子的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和家庭面临的经济困难。刘双双告诉记者,孩子们的亲近与依赖让她深受触动。在家徒四壁、六亲无靠的生存环境下,这些孩子们干涸与贫瘠的心灵才是最需要得到滋补、最需要得到关怀的。在支教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地对支教的同学们产生了信赖,逐渐打开了心门。     

从2006年到2014年的8年间,刘双双从未停止过对万全县扶贫帮困的公益活动。期间,她的爱人在电视节目中偶然获知刘双双的公益事迹,深受感动。两人从此开始进行“夫妻公益”。在金钱资助的基础上,夫妻二人还进行新旧衣物书籍的支持,几年如一日,不曾间断。     

当记者问及从事这些公益活动给自己的最深感受时,刘双双说:“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杨洪璋老师传递出来的大爱,杨老师没有私心,不计回报,只是因为单纯的爱和意愿开始扶贫助教,这一做就是十多年。”回忆起自己开始公益活动的往事,刘双双依然满怀感动:“如果不是杨老师笃定至真的公益心,我不知道要如何开始我的感恩之路,最感谢杨老师的坚守!”     

在采访的最后,刘双双表示,做公益最重要还是“真心”和“坚持”,不要为了面子就跟风,也没必要在金钱数目上盲目攀比,公益不是做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是投身其中,虽然小我的力量微薄,但细水长流,一笔笔数额累计起来,就能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回馈社会,帮贫扶弱,只有诚心所向、真心相待,才能坚持下来。只有坚持下来的公益才更有意义,才能给与别人更多的帮助。     

公益就是平等和关注

 

 

顾云鹏,我校2007届毕业生,现在是一名企业高管。     

顾云鹏告诉记者,一开始萌生去万全县支教的想法,是源于杨洪璋老师当年在新生教育课上描述的自己支教顾家沟的故事。杨老师讲述的故事深深感染了顾云鹏,所以他决定亲自去看看,去学习课本里没有的社会教程。     

顾云鹏回忆,在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见到村子里来了这么多陌生人,很好奇,又很害怕,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些“陌生人”交流。所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用了家访和做游戏的方式,放下自己的“身段”,去了解、去熟悉这些孩子。他说:“慈善,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蹲下身来。”     

从2003年到现在,从那个青葱的大一新生,到现在的公司高管,无论时间与社会身份经历了怎样的变换,顾云鹏对公益事业的热诚始终如一。毕业以后,顾云鹏也从未中断过对 杨洪璋 老师组织的万全县扶贫支教活动的支持。在早期的支教活动中,顾云鹏还与参与者们共同收集整理了大量顾家沟村的现实状况与历史资料,并形成报告递交给北京和中央的领导。即使现在,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他也陆续在以捐款的形式支持“万全县扶贫支教活动”及红十字会。那颗在大学时代种在心中的爱的种子,也逐渐长成了一颗茂盛的小树。     

顾云鹏坦言,在慈善活动中,他不仅仅学到了平等的意义,还收获了一种心态上的转变。通过这些活动,他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让他在毕业后可以更容易地去适应这个社会。他以自身的亲身体验提到,现在的大学生太需要拥有这种认知,对社会的理解,对他人的关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大学生们应该多多参与一些像 杨洪璋 老师组织的扶贫支教活动。“这样的慈善活动,唯有亲身经历,才会有最真实的理解。”     

公益就是希望和改变

 

 

李迎笑,我校2003届毕业生,现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工作。     

李迎笑大学四年一直热衷参加万全县的扶贫助困活动。     

2002年,李迎笑作为校团委副书记,参与组织了万全支教活动。最初是组织同学们捐款捐物,后来她开始帮助当地的学生联系在京的各个学校,使顾家沟的学生能够到更好的学校学习。在进行支教的同时,李迎笑还组织拍摄了一部顾家沟纪录片,把当地的情况记录下来,让更多人了解到万全的情况,从而吸引了很多社会爱心人士的目光,让万全的扶贫助教活动成为社会公益活动。     

在提到万全扶贫助困活动的意义时,李迎笑说到,“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不是给当地捐了多少款、捐了多少衣物,而是对当地人思想认识的改变。”在扶贫助教活动之前,当地人根本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家里经济收入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孩子辍学,然而孩子辍学根本不能改善家里经济状况,反而让孩子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得不到发展。而在万全支教帮扶活动举办后,大学生们给万全带去了希望。学习改变命运,大学生用他们的行动改变了家长的观念,使家长们对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更多的孩子因而有机会回到学校学习,再经过 杨洪璋 老师的联系,这些孩子得以到更好的高中、中专、职高、大学进去学习。     

李迎笑说,自己之所以能参与并坚持万全的公益活动,最要感谢的人就是 杨洪璋 老师,是这位恩师的引导,自己才有机会奉献爱心。大学四年的扶贫支教让她在生活和工作中受益匪浅,公益活动锻炼了她的组织管理能力,教会了她要时刻保持一份善心,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要有责任感,要热爱生活,更要尽自己所能给更多的人带去关爱和希望。     

物院爱心悟语

杨洪璋老师的善行影响到的绝不仅仅是那些受到帮助的孩子们,在北京物资学院学习过的同学都深深地受到 杨 老师爱的熏陶。就像 杨洪璋 老师说的“我们不用做个高贵的人,却要做个高尚的人,因为任何力量都不能够剥夺你做一个高尚的人的权利。”我们也相信,这种善举会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而公益,也终将会成长为一种习惯——一种奉献爱的习惯。     

(记者/安娜吴柯实习记者/刘冰、靳芳迪摄影/夏启迪)     

来源:《北京物资学院报》2014年11月30日283期第2版     

链接:http://bwu.cuep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