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记者视点 >> 正文

就业OR创业,大学生你将何去何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长。据教育部预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高达765万。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但就业市场有限、创业机会难得、毕业迫在眉睫,身为大学生的你该怎么办?  

就业or创业,你怎么选?

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在校学生都考虑过未来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的在校学生对于未来的方向不是很清楚,只有少许人已经有了清晰的想法。  

1.先就业再创业  

来自物流学院的一位大一学生和来自2014级注会专业的孙嘉男学长在采访中都明确表示了表示自己会选择先择业后创业的道路,并且一致认为,择业是积累创业经验的绝佳方式。择业可以使毕业生们在工作中积累一定的经验和阅历,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目标与竞争对手情况,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职业信息,还能够积攒下一定的资金和人脉,不论是从物质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可以为创业打下或多或少的基础。  

2.毕业后就创业  

有些同学认为就业后再创业是在浪费创业的宝贵时间,而且认为就业对创业并没有实际帮助,他们比较赞同毕业后就创业这种想法。曾多次在校创业设计大赛中获奖的鲍睿怡学长表示自己愿意毕业后直接创业,并且已经在为创业做着准备。他认为,直接创业也许会碰壁,但是从中获得的经验是就业永远不可能触及的。即使失败,也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与此同时,鲍学长也表示:创业不是一个突然的idea,也不是一种冲动、激情、想象力,而是经过深思,衡量自己的资源、经验、能力后做出的决定。在实施这个idea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过去有没有与你同样想法的人,以及这种想法为什么之前没有成功等问题。  

3.毕业后就业  

通过调查询问得知,我校开办的专业特点大致分为两类:学术型和实践型。对实操和实践经验要求严格的专业来说,学生毕业后就择业将会比其成为一名研究生更有市场竞争力,就业前景将更广阔。一位来自2015级人资专业的同学表示,由于专业的局限性以及HR就业市场的广阔性,她不准备考研。她认为,考研最终的目的依旧是就业,早早的步入社会得到的经验将比书本上的学习来的更有作用。所以她在寒暑假进行了人资相关方面的企业实习,并在课后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  

4、不就业也不创业,继续深造  

对理论和思考能力要求更高的专业来说,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成为一个高学历的人将会使其更有竞争力,就业后的上升空间将远远大于普通本科生。一位来自2015级国贸专业的同学表示,她未来将会选择考研的道路。在她看来,国贸专业研究领域宽泛,而她想更进一步的提升自己将来作为一个高级管理者的知识修养和储备,于是决定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从而增加自己未来就业的筹码。为此,她早在大一的下学期开始广泛的涉略相关方面的书籍为未来考研做准备。  

就业or创业,你怎么做?

就业难,创业亦不易!在探索的路上不仅要像王健林一样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还要关注除自身以外,国家、社会、学校、家人、朋友等给的支持和援助。面对未来即将到来的挑战,大学生你该怎么做?  

1.借他人之力,助个人进步。  

能力基础与物质基础,究竟哪个更重要?来自大一新生的班导们也纷纷给出了他们的见解。注会二班班导孙嘉男学长认为:“能力固然重要,但物质基础与他人帮助会是更有力的支撑。”在采访中他说道,创业并非是孤身一人想干就干,作为初入社会的毕业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一个人的单打独斗的确然并卵不如有较为专业的老师或者朋友家人的帮助更为有利。以开店为例,房租、材料、设备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资金的到位刚开始只能依靠他人的帮助。  

2.端正就业态度,把握未来方向。  

关于“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我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常娥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当下一些学生“不就业”的几个原因:一是不肯就业。部分学生心理上有排斥就业、甘当啃老族的错误心态,这导致他们迟迟迈不出就业的一步。二是不能就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无法与社会进行良好接轨,致使学生毕业后无路可寻。三是不甘就业。在家长多年的约束之下,学生更加向往无拘无束的职业,再加上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部分学生会选择创业的道路。除了第三点,其余导致学生不就业的两点原因都来源于学生自身。可见,能否正确把握未来的人生方向,关键还得看自己。  

3.抓住身边机会,充分利用资源。  

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学校非常关心同学们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情况,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帮助学生们的就业、创业。学校为鼓励学生创业,在创业教育方面以“人人都有创新思维,人人都有创业精神”为目标,不断调整创业课程、授课方式等,以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环境。在创业科研方面,校内有创业经验的老师们会在不同专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力求取得实效和突破。在创业的孵化以及运作上,各个专业都会为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们搭建“创业大赛”类的平台,并预先从外部引进专业教师进行项目选择和指导,对于优秀的项目学校更是给予资金、场地、人力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常老师建议有创业想法的同学可以去尝试一下,不要拘泥于想法是否足够高级,也不用等到时机百分之百成熟,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所给予的资源。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常老师给在校毕业生几条建议:一是拒绝“一份简历走天下”的就业方式,不要盲目投递简历,要有方向的重点选择。二是简历要用心制作,对自己负责,但同时也不要过分注重外表的修饰和技巧的雕琢,还要注意其内涵。三是明确个人求职意向,不要以“广撒网”的心态对待工作的选择。四是在社会上求职要保持警惕。对于大一新生,常老师建议从现在开始,充分认识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完整的学业和职业规划,并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大学中要多实践,多实习,多接触社会,更好地让自己融入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人生方向的权利,但在自我发展,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清楚地明白自身的能力、优势和短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从而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并一步一步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位置,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来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大学生记者团网络新闻社 段琦、周玥佟、叶宁昕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