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物院改革开放30年专题】之学校历史发展篇

编者按: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决心和信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动下,北京物资学院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改革开放下成长的物资学院”系列新闻稿件,策划采访了我校一批新、老领导、专家,了解学校方方面面的变化与发展,欢迎广大师生关注。

 

“物资管理是一门大学问,要懂技术,要有专家。”上世纪70年代末,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发出指示,指出我国物资管理水平太低,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应积极开办学校,培养物资管理人才。于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下,北京物资学院——中国首个为流通领域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应运而生。

“当时从物资管理队伍的现状来看,专门人才十分短缺,管理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物资管理水平很不适应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物资学院。” 回顾物院的历史沿革,我校老校长张声书教授深有感触。

几经波折 艰难创业之路

北京物资学院的前身是国家物资总局1963年成立的北京经济学院。时设物资管理系和劳动经济系,另设干部训练班为国家物资总局和劳动部培训在职干部。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北京经济学院停办。国家物资总局把学院人员、房产全部移交给北京市。

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中国物资人才紧缺。“建校的提议还是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共同向国务院递出的报告。报告建议成立一个培养生产资料流通的学院,建立培养流通人才的基地。”谈及这一点,老校长张声书不无骄傲。

1980年3月6日,国家物资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呈交请示,以北京经济学院物理资管理系和一部分干部及基础部教师为基础,成立北京物资学院,8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北京物资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在校生规模为1600人,学制(本科)为四年,面向全国招生和分配;设机械设备、电工产品、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储运、财务会计、计划统计、电工技术、供销管理等九个专业。

几易“婆家”  不改发展之路

由于历史原因,北京物资学院在发展中更换了多次上级主管部门,曾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国家物资局、国内贸易部,直至1998年9月,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北京物资学院下放给北京市,由中央和北京市共管,以北京市管理为主,成为了北京市市管高等院校。

但不管如何更换“婆家”,北京物资学院依然在坎坷中前行,在曲折中发展、寻求办学特色。“办出自己的特色,在特色方面赶超大的综合类高校”始终是老校长张声书当时的心愿,在他的主持下,1993年,北京物资学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期货专业。

“当时我们创建之初,连期货是何物都不知道。”据老校长张声书回忆,中国的期货事业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全国在这方面的人才相当缺乏。对期货行业不了解,便先与国外合作,从举办国际期货人的认证班开始。不久认证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通过率超过了国外同等水平的学校,在国内外期货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老校长张声书印象很深刻,当时纽约的一家报纸还刊登了北京物资学院期货培训班效果显著的消息。由于反响良好,学校逐渐建立了期货实验室,正式办起了期货专业,并且与路透社合作,每年选派学生去那里工作。随后国内一些高校纷纷筹办期货专业并来我校取经,这时的期货专业才慢慢在全国兴起。

可以说,中国期货界最初的精英都是从北京物资学院走出来的,我校为中国改革开放培养了第一批期货经理人,至今他们还活跃在中国的期货界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期货专业的发展只是北京物资学院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北京物资学院各个方面都紧跟时代潮流,迈步向前,度过了发展中的九十年代。

几番风雨 而今突破之路

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北京物资学院也走过了近三十年的成长之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突破阶段。经过前人的努力,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学校目前已基本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以物流学科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以理工文法等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等院校。

谈到学校现在的发展状况,王稼琼校长说,我校现有教职工680余人,是建校之初的十几倍,教师水平也与原来有了很大提高,拥有教授40多人,副教授110多人,其中包括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7人,学校还聘请了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2名院士为讲座教授。三十年来,学校已有原来的九个专业,发展为现在的7个院系、20个本科专业和5个硕士专业,不仅拥有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3个北京市品牌专业(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近三年来,还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响了学校的特色与品牌。

2008年5月,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普通高校评估专家委员会评定为“优秀”。学校在流通现代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

三十年的成长说不上很长,三十岁也是一个人最需要大展宏图的年龄,北京物资学院发展当前面临着新挑战、新突破,校长王稼琼表示:“新世纪我校将向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迈进,这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