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李凡 | 来源:对外合作办 | 发布时间:2019-09-19 | 浏览量: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对外合作办公室近期组织了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按照服务首都重大发展战略的要求,对外合作办公室在学校优势领域加强了同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等部门的合作,将我校的研究成果和专家学者推荐到相关部门,近期我校商学院和经济学院团队联合承担了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传统百货转型升级研究”等课题,并形成了阶段性成果。
按照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需要,合作办公室充分整理各类资源,与通州区交通局、商务局、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物流产业园区等部门合作,针对共享单车管理、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开展了专家咨询、主题论坛、专家培训等活动十余次,并深入到运河商务核心区、北京市烟草物流中心、北京佳之兴物流有限公司等通州企业进行专业服务。
结合学校教师课题研究需要提供产业调研、资料收集、政府对接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合作办公室积极与顺义区天竺综合保税区、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南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哈尔滨市商务局及物流协会等单位沟通十余次,为教师提供各类针对性的服务,学校科研项目服务数达到5项,为教师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根据我校科研团队的研究兴趣和优势,合作办公室组织了我校师生前往当当网、中农富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进行深度调研,开展产学研项目对接活动,为教师提供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搭好沟通平台,创造社会服务机会。
近期合作办公室还积极探索多种类型的合作形式,最大限度地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心工作,近期利用引智扶贫项目,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教师案例采集等提供便利条件,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了“第二届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学术论坛暨仿真与人工智能技术高端论坛”等活动,一来二去参与达到100多人次。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合作办公室已经形成了“政府+协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资源池,可以为专业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提供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形成了“团队+产品”等多维度的成果推广模式,将有力地促进学校的立地顶天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