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防控疫情 我们责无旁贷——北京物资学院34名教授这么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狙击战在中华大地打响,疫情状况牵动着北京物资学院全体师生的心。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问题,北京物资学院31名教授主动作为,结合自身专业所学,从国家应急救援防控体系、公共空间防疫、网络教学、学生管理、健康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建议。

、经济学院(6名

1.车卉淳教授

从本次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来看,与2003年的非典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基于以上比较分析和疫情持续时间的判断,建议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第一,对中小企业实行“减免缓缴”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短期难关,有利于疫情过后经济的恢复。第二,疫情过后经济的恢复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以“稳”为主、以确保疫情不反复为主。第三,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建议采取更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郝玉柱教授

第一,防控过程要注意适度“留痕”。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但疫情结束后须总结经验教训,追责等程序也要启动,因此,在防控、治疗、物资供应等好的做法要总结,出现的问题要找原因,查责任,这就需要把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并妥善保管,以便有案可稽,切不能因忙乱而忽略。

第二,通报疫情相关信息要详细。目前所能见到的疫情信息主要是全国各地的新增病例,但不知道新增病例的来源,如新增的确诊病例有多少来源于已经掌控的疑似病例;疑似病例中有多少来源于已经隔离的人员等。

第三,对学生不能返校采用在线学习的成效要有考核。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在线教学的有效性,可考虑在线教学开始时告诉学生,返校后对学习的内容安排一次闭卷考试,并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组成部分。

3. 尹德洪教授

第一,希望有关权威部门(主要是权威医学专家而不是政府机构)能够每天定时公布涉及疫情的各种信息。

第二,政府可以适当考虑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允许商家所售卖的急需商品(如口罩等)价格上涨一定的幅度,即政府可以对急需物品实行最高限价,以缓解供不应求的现象。

第三,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我们需要的不是每天只看到学校采取的何种措施,各种宣传,我们更希望看到在疫情到来之际,学校为我们解决了什么实际困难。

第四,对于网上上课,实际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网络授课方式,没有必要只采用学校规定的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这一种方式,微信、腾讯会议、QQ等实际上都可采用。如果在同一时间都采用同一网络教学平台,造成堵塞该怎么办?

4. 洪岚教授

农副产品是刚需,不像餐饮,旅馆等服务业,受疫情的影响应不大,但疫情所带来的人员交流与物流服务不畅,在目前在局部地区已引发农副产品产需衔脱节。建议:第一,农产品滞销严重的主产地,出台农副产品冬季瓜果菜采购应急补贴及奖励方案;第二,疫情防控期间,跨省菜蓝子产品和农业生产必需品享受应急物资调拨通道,保障城市供给;第三,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开发农产品供求信息小程序,强化产销衔接,解决疫情期间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问题;第四,积极推动疫情不严重地区的城市物流配送企业的复工,强化物流企业卫生防疫,在保障人员健康同时,满足城市食品供应。

5. 王宝森教授

建议国家安全部门对“虚假信息”或“谣言”加大判别研究,而不是主观判断。建立一个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地给网上发布的所有信息进行信用评级标识。一条信息如同人一样都有一个身份证,通过看身份证能看出所在地、性别、出生年月等。

6. 刘崇献教授

第一,采取多种措施对冲此次疫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国内要积极采取信贷、退税减税、政府采购、汇率政策等扶持外贸企业度过难关;国际上应加大外交公关活动,积极维稳国际经贸环境,避免因此被进一步孤立甚至封锁,导致与国际产业链被动脱钩。

第二,尽快恢复物流系统有效运转,保证国民经济低速平稳运行。积极开展政策干预和引导,保证全国物流有效运转,维持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低速循环,尽快构建可维持社会基本需求的内部循环模式。

第三,深刻检讨烈性传染病防控机制,客观应对“阴谋论”。此次疫情之后应深刻检讨烈性传染病防控机制,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避免类似恶性冲击再次发生。鉴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阴谋论,从动机、能力、发生时机和事中事后表现看,我国应深入调查,及时澄清,并积极发展对等的威慑手段,避免某些国家使用下三滥手段干扰中华民族复兴进程。

、物流学院(6

1.王晓平教授

北京作为人员流动的特大城市,如何在开业复工后控制疫情,使疫情不扩散、不爆发是首要问题,其关键在于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因此相关物流活动的工作方式应有所改变,在完成物流业务的同时减少工作人员之间的接触和与客户接触的次数。

复工之后,由于疫情防范意识的提高,将会有相当一部分的物资采购由线下转为线上,使物流业务量增加;且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数将大幅度减少,导致交通资源利用率降低。因此,可利用地上公交与地下地铁等公共交通资源进行物流共同配送。以公交为例,单独分离出一辆公交用作货运,可将沿线的快递站点与配送点整合,由专人收发货物并运至小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系统的来看减少了城市内物流活动的环节从而减少了工作人员之间的接触,也同时减少了客户与物流人员接触的次数。

2.陈静教授

此次重大疫情的出现,也暴露了我国在应急物流与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针对特殊时期的物资调度不畅、物资储备及流通信息不对称、应急救助供应链体系尚不完善以及如何在特殊时期有效协调民需与应急供应链之间的协调关系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开展如下策略研究:

第一,传染病疫情物资及物流匹配分类数据库研究;第二,应急物资储备及仓储数据库动态优化模型研究;第三,民需同类物资储备及仓储数据库动态优化模型研究;第四,两类供应链物资信息流共享策略研究;第五,两类供应链物资流通体系实体化运行机制研究;第六,基于信息共享、物资动态调度的应急、民需供应链协调对策研究。

综上,建议可以开展针对应急物流供应链构建、规划以及与民需供应链融合协调发展研究,从而达到科学与高效的供应链运作体系。

3.张志勇教授

近期,湖北红会捐赠物资分配问题受到媒体、网民和中央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质疑。捐赠物资分配中,存在审核把关不严、执行程序不严格、工作不细致、作风不扎实等系列问题。捐赠物资应急配送效率低、效果差,严重影响了疫情防控工作和政府形象。反思社捐物资的应急配送问题,提出三点专业建议。

第一,坚持“管办分离”原则。管办分离,就是要明确区分政府有效管理与专业高效运作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范围。要接受社会的透明监督,防止官僚腐败行为的产生。第二,建立“平战转换”机制。平战转换,就是要建立平时和战时两套可高效切换的工作机制。做到平时运行低成本(甚至有效益),战时工作高效率(至少能保障)。第三,完善“应急动员”体系。应急动员,是平战两套工作机制高效切换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但如何整个国家的应急动员能力科学合理的应用于应急配送工作,仍然需要认真研究。

4.杜志平教授

针对学校的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特点,提出单元化管理的建议:

第一,对到校的学生按班级与宿舍分为基本单元,在教学上以班级为基本单元,在生活上以宿舍为基本单元(如体育活动/食堂吃饭分区分时等),单元与单元之间相对独立运作,在2周内尽量不进行跨单元活动。

第二,对武汉(湖北)的返校生,在2周内以年级或学院组建单元,独立进行管理,直到隔离期满。

第三,第三,建议学校的各个卫生间里都备充足的洗手液,在食堂入口处增加洗手环节。

第四,食堂按单元分时进行用餐,避免同时用餐。食堂餐桌按用餐单元用餐重新进行布置。

5.周三元教授

众所周知,所有的“战役”打的都是后勤保障,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日常的生产制造物流、商贸物流、物流供应链,其实普通的人们是不在乎其逻辑关系和运作机制,只关心是否准时到货、价格几许(其结果带来好评或差评);但是,面对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导致的重大疫情,其应急物流,每一个环节都与被服务者息息相关,容不得任何的(由于非专业所带来的)大意和闪失。否则,轻者被诟病,重者延误战机、产生质疑(不是仅仅依靠“客户满意度”来衡量),从而导致疾病之外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发生。

在本次湖北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战役面前,由于早期的判断失误和物流应对机制的未建立、未采用、未规范,导致被动的局面,这也提示了我们:当未来有更多的不可知的灾难出现时,我们是否需要重新思考各类灾难的应急物流和应对准则?

多难兴邦,兴的是什么?应有之义必然包含疫情灾难面前的应急能力,预警能力,物流运作协同能力和精准投放应对的能力。如此才能够凝聚广大人民的向心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提高人们面对灾难时的信心和战胜灾难的毅力,让人们在灾难面前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恐慌,从而整个民族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6.徐广姝教授

第一,对金融机构。现金需求在时空分布上将有所不同,并对回笼现金可能有特殊处理的操作(如消毒),进而对流动性管理产生影响。在投资方面,疫情给人们心理造成的恐慌,将折射于市场参与行为、进而转化为资产的波动风险,并对投资组合的构成产生影响,再加上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要谨防少数人借此操纵市场。

第二,对(负债率高的)中小企业。由于经营状态的高度不确定(主要是下滑),可能面临更大违约和倒闭风险,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格外关注。在特殊时期,对中小企面临的风险,应该由企业自身、地方政府、员工以及顾客在不同程度上共同承担,同舟共济。

第三,对出口贸易和物流产业,由于WHO可能长达三个月的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还是会对出口贸易(再叠加上美国的贸易战)、生产的国际供应链产生影响;由于各地应对疫情的一级响应措施,人员和物品的移动受限,将会对物流产业(进而对于整个经济的生产、服务成本)、国内供应链产生影响。考虑到供应链各环节存在的信息滞后,企业在节后复工经营中应格外关注,充分运用内外部大数据随时审视生产/服务运营的节奏;政府部门也需要尽可能提供信息共享服务,帮助企业减少信息成本。

、信息学院(9

1.刘军教授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必须按非常规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既防止病毒传播,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网络线上教学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教学方式,另外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更直接和适用。教师给学生发放教学课件,发放每节课要掌握的术语、原理和要完成的作业任务,开放答疑微信平台,每个单元完成一个大任务习题,这种教学方法也适用大部分考查课;考试课采用线上教学,考查课采用任务驱动的微信平台教学方式,研究生、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也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指导方式。

2.吴海建教授

关于此次疫情对国家的影响,各界民众都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并贡献自身力量,老师们更应以专业知识为支撑来发声建言,为国家献计献策。

第一,应急物流问题。此次疫情中,全国尤其是武汉,遇到的一个紧急情况就是物资不能及时送达疫情一线,包括疫情急需的医用物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虽然这些年的应急物流研究完成了许多课题,但通过此次疫情的考验,展现出了一些问题,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第二,社会舆情大数据调查分析问题。从公开的资料情况可知,疫情初有苗头之际,网络疫情数据已经有一些,但是监控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利用,判断存在失误。可见,在数据调查研究分析方法上、技术上是可以改进的。计算机相关学科和统计学科的老师,可以在些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第三,社会和大学生心理问题。全社会疫情期间及后期的社会心理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在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特别是学生返校后,这样的问题应该是需要关注的。

3.申贵成教授

根据目前全国的冠状病毒疫情现状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

第一,推迟开学,或者是推迟课堂教学,实施网上教学。利用学校的慕课系统,开展网上授课,网上答疑,也可以建立课程微信群的方式,每天给学生授课,每天让学生提交作业,进行提问等,进行分散考试的形式,给出最终成绩。虽然没有集中授课环节,但是教学不能停。

第二,科研不能放松,教师可以通过VPN系统,访问学校的资源系统,下载论文文献,也可以下载电子书籍等等,可以让教师在家里就可以进行科技文献检索。对于一些高新技术环节,可以开通云服务,让老师利用学校计算机资源,进行远程科学计算实验仿真等。

第三,通过这次疫情,学校可做些智能决策研究,例如如何通过将全国的HIS系统集成起来,利用文本挖掘从中发现传染病的流行;如何利用复杂网络技术,来分析传染病的扩展;如何利用决策支持系统,来进行援助物资的发放与申请等,加快医疗物资的流动等。

4.李珍萍教授

第一,尽快建立全国联动的多级应急救援防控体系、搭建应急救援信息管理平台。建议尽快完善由全国统一调度、各省市分层次管理的多级应急防控体系,搭建应急救援物资信息管理平台,将救援物资捐助、物资分配、物流调度等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减少或避免救援物资分配不合理、调度不及时等问题发生,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二,优化和延伸本团队工作。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团队目前正在结合此次疫情中凸显的疫情防控物资调度优化问题开展研究,本团队可为应急救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提供核心的模型和算法支持。

5.刘俊娥教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物院的一名普通的教师,坚决服从院党委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争做防疫服务志愿者,为保学校平安,贡献自己的力量。倡议大家:

第一,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尽量不出家门,实在要除门,做好自我防护,杜绝自己成为传染源。第二,利用这段空闲时间,为下学期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的多种形式的开展,作好准备!第三,在非常时期,不信谣,不传谣,更不能造谣。第四,充分发挥我校物流专长,不仅做好我校应急预案,而且也要为副中心的不同社区的做好应急预案,从而提高防疫的效率。第五,发挥我们信息管理与技术的特长,针对冠状病毒传染的特点和途径以及人员迁移的状况,通过建立模型,预测疫情的发展趋势以及分布区域,用数据减少人们的恐慌,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

6.田立平教授

第一,建立对我校校区一旦出现确诊或疑似冠状病毒肺炎的突发事件预案,比如隔离地点、相关措施等。第二,建议相关人员认真做好一个月后、两个月后、三个月后甚至一个学期,或者某个不确定时间节点学生返校后的教学安排。返校后怎么办,在家里怎么办等具体措施,深入细致落在实处。第三,进一步加强对租户、租客等校外人员进入校区的监控和措施,特别是疫区及京外返京人员的重点监控。第四,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带头作用,做好自己,监督他人,同时增强校区居民的相互监督防范意识,做到各个环节不留死角。

7.郭键教授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学校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教师不能正常按期上班,学生不能正常按期开学,为避免我校师生感染病毒,特建议如下:

第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于违反要求擅自返京的学生和教师,尤其是隐瞒个人行程轨迹的严厉处置。第二,签于目前对于防护资源的紧缺,建议学校工会等部门组织力量,发挥各方能力,寻求各种资源,能找到一批口罩、75%酒精、84消毒液等,供在校师生自行购买。第三,学校虽已经利用消毒车进行消毒,主要是在室外一些空旷场所,建议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对人员密集室内场所进行消毒,如家属楼楼梯等地方。第四,建议学校在校门口除了测量体温外可准备消毒液,对于进入校内人员、已经拿到校内的物品等在校门口进行消毒处理。第五,体育部可录制一些居家适宜的锻炼视频,供在家隔离的师生观看、锻炼。

8.李俊韬教授

第一,加强我国公共卫生流行病物资储备型基础设施、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应急医疗物资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根据人口的分布及流行病特点,进行规划、布局,建设固定式大规模流行病防控、救治基础设施,并做好日常储备、维护与值守工作。企业要加强相关病房、诊室、水电暖空调系统、电器、医疗器械、环保、消毒、物资人员转运、监控等模快的研制生产。

第二,加快推进国家医疗应急物资中心建设及地方大规模流行病防疫防控

设施体系建设。跨学科筹建公共卫生流行病应急管理研究院。围绕应急管理系统相关关键技术,管理流程,技术标准,仿真推演等领域开展常态化研究及技术攻关。加强公共卫生流行病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构建应急管理知识体系,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开展公共卫生流行病应急管理预案及常态化应急演练,提升全民应急意识。

9.刘同娟教授

第一,加强个人防控。全校师生依然要切实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戴口罩,注意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众场合活动,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第二,严格校园管控。严格进出校门登记制度。对来人进行体温检测,详细询问并登记姓名、联系方式、来访目的、有无湖北(武汉)旅居史、有无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等情况。严格落实不戴口罩不得入内制度。保洁人员每日至少两次重点对校门、图书馆、饮水处等公共区域进行擦拭消毒,做好消毒记录记录,实时张贴公示,为顺利开学做好准备。

第三,加强教育引导。应开设学生心理防控组,全天候开启咨询热线接受师生心理咨询,普及心理知识,疏解不良情绪,针对性开展各项干预措施,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四、商学院(4名

1.李广义教授

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结合目前我国疫情总体部署的实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要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社会责任担当精神的最好表现就是带领员工战胜疫情,同时企业业绩受到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调整。人力资源管理对具体岗位的类别提前做好充分的分析和再分类,对工作方式、组织布局、考核方式等进行流程再调整,一律进行组织形式调整,以网络技术平台为优先选择,采用远程管理、弹性工作、家庭工作等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以应对面临的疫情危机和挑战。

第三,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面对危机的组织结构及工作方式变化,重视可能给员工带来的新的心理影响和压力,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效沟通和心理关怀,考核目标及方式要更加人性化和宽松化,薪酬奖金做到更加透明公平,集体主义关怀在危机中得到充分展现。

2.吕波教授

在对技术扩散模型研究中,我们曾经设计了病毒扩散模型来进行模拟。建议政府更多关注治愈率与传播率这两个基本指标,并本着宁备而不用的原则,建议提前规划一定数量的收治区,把重症与轻症分别开来。不能只仅依靠一个点或两个点来集中收治患者。收治区要提前准备好,从物理条件、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与专业医生的数量上提前谋划好,随时可以启动,以减少传播率,提高治愈率,以根本扭转当前的趋势。

3.倪东生教授

在人类历史上疫情所造成的灾难是很多的,在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后(1948年),上升到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有6起。值得深思的是,经过2003年非典之后,这次疫情并不是建制设计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高疫情,却动用了比非典更高的力量和手段,即便如此,死亡和恐慌的现实依然让我们比非典的认识更加深刻。

总结这里面的经验教训,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在常规工作中要能够保证应急机制自动点火。第二,在常设组织中要能够启动应急转换主动加油与协同相应机制。第三,在正常年代要考虑非正常时期的保障。

疫情是新课题,要系统地研究对策,要解决实际问题,落实中央常委会有关疫情攻克的精神。另外,从物资管理专业角度来讲,这次要学会研究全民储备,国家有应急储备,要做到有备无患。建立相应的物资储备体系、物资管理教育、储备科研,职能管理设置要重新审视,危机时刻的物资采选和征用,物资储备的动用以及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协同响应。要学会及时轮换、急时动用。在品种、设备、设施上国人要加强物资储备和保障意识、体系建设、平时维护,要知道不只是疫情,还有其他不可预知的风险存在,明天可能会发生,要居安思危。

4.解进强教授

当前,北京正处于抗击疫情关键阶段。因此,做好预警和预控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北京市全市已经行动起来,不断强化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采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全力做好基层疫情的预控工作。接下来,随着800多万返京人员的陆续到来,应从户主、社区/居委会再到街道,持续做好每一项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落实,不断完善、细化实施方案,务必做到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不断强化网格化、地毯式管理。

在防控方案落地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在社区疫情防控中,到社区报到的党员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担当重任。社区医院、社区诊所的区域性医疗机构也应该发挥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与社区携手抗击疫情。要通过切实有效的舆论宣传,让市民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树立必胜的信心!

、法学院(4

1.教授

关于做好企事业单位内局部公共空间的防疫措施的几点建议:

目前全市各部门积极行动,从减少人与人接触方面着手采取措施,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地防止了疫情扩散。春节假期以后, 企事业单位即将开始上班,人与人接触的机会明显增加,防疫措施需要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对于单位范围内有可能形成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应做好防控措施。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禁止多人以上的室内聚集开会,尽可能采取视频、电话、或者网络等方式传达或讨论相关工作。第二,改变在公共食堂就餐的习惯,实行窗口打饭,分离就餐人群,同时避免使用公共碗筷和餐具。第三,对办公场所的楼道、电梯、会客间等公共使用空间做好定期通风消毒,卫生间防疫措施应更重视,配备洗手液、消毒液,保持通风。第四,对于一些岗位改变工作方式或工作场所,可以采取远程、在家办公的方式减少人群的聚集。

2.长军教授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与应有之义。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施疫情防控治理,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第一,贯彻协同治理原则。政府主管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公众要协同工作,共同治理,形成合力。第二,贯彻服务便民原则。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需的行政服务,提供便民高效的行政服务与行政指导,对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及时给予专业和适当的行政指导,全面动员社会主体力量,激发社会治理能力,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第三,做好价格检查、监测与执法工作。人民政府要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李爱华教授

第一,能够在家网络办公的单位应继续延长春节假期,避免、降低交叉传播、感染的机会。

第二,对确需返京工作人员做好防控工作:一要明确防控重点人群:春节后从外地回京人员(乘坐了公共交通工具,携带病毒的风险较高)。二要注意防控方法:对从机场、火车站、公共汽车站、高速路收费站等进京人员,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直接征用宾馆,将这些人员隔离2周,以阻断传染源。

第三,对在京人员,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口罩。具体办法:对于百姓急需的防护口罩,从供货源头控制,运用应急系统,逐级发放到各社区、居委会,以户为单位,限量购买。由居委会组织属地单位人员配合相关工作。

第四,建立社区、居委会与属地单位的联合管理制度。疫情防控工作是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基层做起,动员全社会力量,为此,应建立以社区为主,属地单位配合的联防联控体系,已解决人力物力缺位问题,共同开展面向社会各个角落的防控工作。

4.邹晓教授

第一,把好学校大门入口关,进校门测体温。第二,减少流动,校内人员尽量不外出,不去人员密集场所,不去密闭公共场所。第三,外出要戴口罩。校工会要尽快联系购买口罩,对开学后学生进校没有口罩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发放。第四,学校广播应该每天宣传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学校防控规定和出入卡规定等。第五,学校食堂加强在校师生的营养摄入。第六,宣传在校师生要留意自己身体变化,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打喷嚏及其它症状,请戴好口罩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第七,对于开学后,湖北省籍的学生,要专门设置医学观察区域,集中隔离集中观察。第八,家属区要宣传教职工做好宠物管理,严防宠物带病毒进家门而受感染。

六、外语学院(3名)

1. 王淑花教授

疫情期间,心理的恐慌比疾病本身更可怕,网络信息技术使人们可以接触海量信息,但在海量信息中虚假信息混杂其中,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都用批判性思维来辨明是非。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外语教师可以结合国内外媒体对疫情的关注,引导学生进行话语分析,正确认识舆情,认清国际形势,树立爱国情怀。

我们每位教师不需要豪言壮语,做好网络教学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新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这比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具体内容更加重要。

2. 黄春燕教授

对于英语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说,停课不停学的本质是随时随地学习。师生都要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共克时艰,积极调整和适应新的授课及学习方式。

建议一,老师可视具体情况将与本次“战疫”相关的新闻或语料运用到课程中去。学习并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内容,在目前这个特殊阶段,师生还应适当关注国内外与疫情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努力掌握相关的英语表达及翻译。让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能提升英语语言技能,此外还可以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并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议二,特殊时期传统课堂转战网络课堂,这对师生都是巨大的挑战。老师们要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善于利用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灵活调整授课方案,千方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们远在千里之外依然可以感受到课堂的魅力。

3. 张绍杰教授

我看到全国各地医护人员不顾生命安危,驰援武汉,非常感动!我作为美术教师要认真备课,将更多的人文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建议居家的同学们多看一些美术方面的书籍,有关画家的纪录片和电影。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临摹一些名画,这样既丰富了居家生活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造型技巧。同学们还可以用作品表达自己对医护人员的敬仰,作品也可在微信群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七、马克思主义学院(2名)

1.李淑文教授

疫情重大,国难当头,学人责无旁贷。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提出建议:

第一,重视借鉴以往我国应对重大疫情经验。2003年SARS应对的经验教训,更具有可参照性。我们在历史上用生命和健康换来的宝贵经验,应该再及时总结、后续研究、实战可用。

第二,加强宣传教育与思想教育工作。重大疫情发生时,民心要稳。除了医疗专家和流行病专家及时参战外,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也极其重要。加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可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治疗过程、自主隔离、疫后社会重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第三,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研究与工作。网络是自主隔离时人们过去信息和资源的主要途径,网络信息管理和舆情引导对于控制人员流动造成的疾病传播、安抚民心、社会心态调整、提振信心尤为关键。

第四,加强高校应对重大疫情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研究。有效性强调在高校学生、教职员工、员工家属的服务和管理中应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和遏制疫情蔓延。比如,推迟开学时间、实施网络教学、进行必要隔离措施、校区和家属区定期消毒、进行口罩、消毒水等必要物资配送等。实效性强调有效措施的及时实施。重大疫情不是灭顶之灾,而是挑战与机遇,是促进全社会成熟成长的机遇,愿我们共进退,同成长。

2.李邢西教授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彰显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专题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习近平强调,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党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挑战方面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战胜疫情、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