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大学生记者调查】暑假去哪儿

由于宿舍加固等原因,今年我校暑期时间长达两个半月之久,随着暑期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思考“暑假去哪儿”的问题,很多同学已经有了答案:学习、兼职、旅游、休闲娱乐等都在大家的选择范围内。对此,我校学生记者采访了学校内部分师生,对大家暑期的安排进行了调查。

去学习:给自己充充电

11级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的田文晴同学暑假要为考研做准备,近两个半月的暑假,她打算先回家陪家人半个月,再利用剩下的两个月时间留校学习,“我已经报了一个20多天的考研班,打算考取法律专业硕士学位, 暑假两个月时间就是呆在学校,每天按照制定的计划学习”。

来自商学院的大一同学张同学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这个暑假,我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充电,我想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扩展一些其他的有关于商务理论的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多读一些课外的名著。这次暑假时间较长,正好可以用来在家安安静静的学习”。

相比其他同学暑期为考研做准备或留在家学习,信息学院学生会主席许天玮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许天玮同学已经考取了国家调酒师中级资格证书,他打算利用这个假期再学习一下,争取考取高级证书。在他看来,大三到大四的这个假期还不是出去玩的时候,要么为大四找工作实习做准备,要么就再多学点东西,让自己更加多层次一点。

去兼职:融入社会独立自己

“我想早点从老家回来,在北京找些兼职做做,打打工。”今年刚走进大学的信息学院大一新生刘桢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去了解社会,探索与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校园完全不同的地方。在她看来,打工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一个“小金库”,更多的还是能开开眼界,增长一下社会阅历。刚刚摆脱父母照顾的孩子,总是想自己独立起来,独自去摸索更多的东西,也许这样她们可以成长的更快。

12级劳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张尚武同学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想要利用两个月的暑假时间出去打工,这样一方面可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另一方面又可以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他说:“大学的追求已经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打工、兼职是一个磨练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自己学着慢慢地融入社会,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学到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每个人的大学都应该有这样一个阶段去锻炼自己。”

去旅行:拿起背包行走在路上

在被采访到同学们有什么旅游计划时,来自13级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魏同学激动地说:“今年的暑假我一定要去心中最向往的地方——凤凰古城。我想住宿于吊脚楼中,听着水声入眠,凤凰古城古老而神秘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我和几个同学已经计划好了,打算八月初去,在古城中住一个星期左右,一定要玩的尽兴!旅游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心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现在的我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一定要多出去走走。”

“我和高中同学早就约好了,一起去西藏,但是一直没机会,这次假期刚好有时间。”12级信息学院的汤柘说道,高中时期,大家学习压力很大,早就萌生了出游的念头,想去个能让心灵放松点的地方。汤柘和他的朋友们选择了西藏,希望在那里,能让自己的心灵平和下来,圆了自己的梦想。

老师建议:合理安排,走进社会

负责马克思哲学原理教学的李兰芳老师和同学们一样,打算好好利用这个假期给自己充充电。李老师给自己报了个英语口译班,希望能再提高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此外李老师还在筹备着写一本关于国学智慧的书籍,利用假期时间潜心完成剩下的部分。

面对学生们的种种安排与计划,记者采访了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红老师。王老师表示,学生应合理安排好假期时间,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准备学习或者出去旅游,另一方面,按照年级不同,学生应该分为不同阶段走进社会:大一年级的同学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体验,从基础做起,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的同学有了前期的铺垫后把目光放到专业实习上,尽早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为将来的求职之路做铺垫。

【小编点评】现在大学生的暑期生活相较以前更加丰富有意义了,同学们在暑期长假应该注重劳逸结合,为暑期制定合理的规划。既不勉强自己,又不盲目跟从他人。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的计划也应该量力而行,高年级同学充分利用暑假时间,为毕业早作打算,而低年级同学则更多地参与实践锻炼,为专业知识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暑期无论是留校还是外出旅游或兼职,都应该注意自身安全问题,和老师家长保持联系,学会维护自身权益。

供稿/大学生记者团  云晴  张嘉芮  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