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做学问,板凳不怕十年冷

“代表作”评价机制,源于2009年底复旦的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会上有老师提出,目前的职称评审制度适用于普通人群,但可能会遗漏一些真正优秀、但又不符合现行刚性学术要求的人才。这个话题当场就引发了热议,并被学校提上了内部治理改革的日程。随着“代表作”的试行推广,几位青年教师成为首批受益者,更安心投身冷僻专业,更甘于坐“冷板凳”。

专业冷僻:小众有人识

去年9月,31岁的郭永秉成了复旦中文系最年轻的副教授。如果按照传统的刚性指标要求,他连获得竞聘资格都难——

按照传统要求,评副教授必须有5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其中包括至少一篇发表于比 “核心”更高级的“权威期刊”。郭永秉申报副教授时,发现自己就少了这样一篇“权威”。

《中国语文》是语言学唯一的权威期刊,但每年发表的古文字领域的论文只有一两篇,且都是字词考释,基本不涉及古文字学。“现在的研究领域越来越细分,我所在的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这个专业在国内就没有专门的学术刊物。一是因为实在太小众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古文字的字形需要图片嵌入,还有很多怪字形,排版非常麻烦,没有杂志喜欢这类论文”。

正当小郭灰心之际,单位为他启动了“代表作”评审通道,一本《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一篇《帝系新研》成为他提交的两篇代表作,学校从专家库里随机邀请了5位同行专家对他的专著进行同行评审,最终获得全票通过,进入正式竞聘阶段,最终晋升副教授。郭永秉回忆起当时,还是非常激动:“简直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以质取胜:十年磨一剑

是静心研究“十年磨一剑”,还是为发表论文搞“短平快”?

历史系教授张巍研究的西方古典学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专业。古希腊文、拉丁文、德文、英文、法文都要学,写一篇论文,原著阅读量过百万字是常事。此前,他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期间,导师不鼓励甚至不允许学生发表论文,认为这门学科需要更多时间积累。

2006年,张巍回复旦历史系任副教授,得知评教授的门槛之一是10篇核心期刊论文 (包含2篇权威期刊),当时就有点发懵:“古典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西方对此有上千年的研究,研究结果汗牛充栋。如果要短平快地发表论文,基本上是人云亦云。当时我就做好了熬上十年、二十年再晋升的准备。”

但张巍的 “思想准备”没有派上用场。2010年,他凭借“代表作”评审机制破格升为40岁的正教授——没有达到10篇核心期刊论文的“量”,却有着4篇权威期刊论文的“质”。这4篇论文,基本上每篇都至少花费了几年时间,其中一篇发表在英文杂志《古典学》上,两篇发表于《历史研究》,一篇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

以其中一篇 《诗歌与哲学的古老纷争——柏拉图哲学的思想史研究》为例,为了完成这篇论文,张巍系统研读了36篇柏拉图的《对话录》原文,并大量精读西方学者代代积累的注疏,从中理出相关的思想史脉络,钻研过的材料至少有几百万字。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沧海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