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院党发〔2014〕20 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在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面向学校所有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德育养成为重点,注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办学治校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融入到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支撑。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特成立北京物资学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小组:
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一领导全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协调、督查有关部门、学院(部)贯彻实施情况等。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办公室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召集相关会议,组织协调相关事项。
三、主要措施
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师生德育实践,通过实施“五个工程”,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细处。
(一)党员先锋工程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弘扬优良党风和优良作风,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宗旨意识,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严格要求,自觉践行,当好先锋模范。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党员教育管理中,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以“党员先锋岗”活动为载体,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定期开展优秀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等评选表彰活动,在优秀典型引领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力。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评估体系,作为学校干部年度考核、交流或提拔任职考察等的重要内容。(牵头单位:党委组织部)
2.以推进党校建设为载体,优化党校培训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入党、评优奖励的重要指标,使广大党员成为坚定的自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牵头单位: 党委组织部)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校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带头倡导主流价值观,发挥表率、模范作用,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作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以人格魅力感召师生、引领风尚。(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二)德育养成工程
德育养成教育是德育的根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办学理念、培养计划的制定、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各项工作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一个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1.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大学章程和制度体系,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为德育养成教育提供保障。(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办公室、学校办公室)
2.在新版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奖评选、大学生创新项目评选、精品课程评定等工作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引导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配合,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作用。(牵头单位:教务处)
3.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认真落实“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创新计划”。继续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力争教学成果有所突破。(牵头单位:思政部)
4.以写实性“德育•素质档案”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和机制。以学生道德楷模、青春榜样、最美班集体等评选活动为抓手,增强典型示范效应。加强学生学业规划、素质拓展、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与健康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助学帮扶管理体系。以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和素质教育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深入开展红色“1+1”党支部共建等工作,认真落实“北京高校学雷锋行动计划”,推进志愿服务(示范)站、岗建设,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班级、社团等基层组织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把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纳入综合测评体系和评优指标体系,并与学分挂钩。(牵头单位:学生工作部、校团委)
5.整合各方面资源,利用讲座、论坛、校报、校园网、广播、宣传栏、官方微信和微博、校领导与学生交流等形式,多渠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教育,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发挥网络优势,加强网络思政工作,推进网络管理员、评论员等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确保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校园网络舆论。(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三)师德建设工程
师德建设对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有重要意义。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提高教职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通过系列活动形成优良的师德师风, 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作用。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对接到教师职业准入、教师能力提升、教师业绩考评等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学术道德评价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用、年度考核、评优奖励的重要标准。修订完善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选树师德先进集体和个人(标兵),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以“以德立教立德树人”为主题,开展教师行为准则和学术诚信教育活动。以“敬岗爱业,服务育人”为主题,对管理和服务人员开展教育活动。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加强教学督查,完善师德档案,切实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牵头单位:人事处)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的学术研究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术研究,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倡导自由民主的学术风气,建立公平竞争的学术秩序,营造创新包容的学术环境,坚守诚信自律的学术责任,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科研先进个人、科研成果奖等评优指标中,通过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培养广大教师敢为人先、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允许和宽容创新失败,关心和爱护在探索中受挫的人才,支持他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牵头单位:科研处)
3.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党建研究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为平台,在科研规划、科研立项、科研选题等方面引导和支持校内有关专家学者、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研究、师德建设理论等研究,力争形成一批学术成果,为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牵头单位:科研处)
4.以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为抓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教师要自觉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的四个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作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座右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并激励挂职教师爱岗敬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实现思想进步与业务提升、学校发展的有机统一。(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5.加强师德宣传教育活动,深度挖掘,大力宣扬,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和师德先进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中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使其融入到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中,为校风建设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融入到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各个层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办学指导思想、学校文化传统、校训、爱校荣校的精神等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史馆、物流博物馆、图书馆、杨洪璋德育实践基地、爱心捐助站等教育基地和文化设施,通过专题教育活动、“文化艺术节”、“百家讲坛”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现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
2.以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干部党员主题读书活动”为载体,创新学习形式,坚持党员领导带头学、党员干部自觉学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和教职工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之书,以读养德,形成积极学习核心价值观的优良学风。(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3.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结合,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党规党法和廉政规定为主要内容,以强化纪律和作风建设为着力点,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觉性为目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纪律教育、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师生廉洁观教育,促进岗位廉政建设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牵头单位:纪监审)
4.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教职工“幸福工程”之中,并纳入主题实践活动中,着力引导教职工营造谦敬礼让、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关注和尊重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和精神成长,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提高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牵头单位:校工会)
5.以“优良学风班”创建等活动为抓手,打造和宣传优秀学风集体的正面典型,促进班集体创先争优氛围的营造。通过青春榜样、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活动,在学生中培育严肃考风考纪、文明诚信、和睦友善的优秀品质,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牵头单位:学生工作部)
6.充分发挥重要节庆日的教育功能,增强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以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和校庆等重大事件为契机,举办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利用五四青年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表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组织和个人,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全校师生员工见贤思齐,努力形成学习、崇尚、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
(五)“杨洪璋德育实践基地”示范工程
“杨洪璋德育实践基地”是为弘扬杨洪璋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领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成立的德育实践基地。要以基地为平台,统筹学校和社会德育资源,广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在实践中体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打造富有物院特色、物院风格的德育品牌,争取将该基地建设成为市级、京津冀地区乃至国家级的示范基地。
1.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加强对杨洪璋老师先进事迹的内外宣传。充分挖掘杨洪璋老师先进事迹的内在精神,编辑出版杨洪璋老师先进事迹读本,拍摄事迹宣传片,布展事迹展览等,大力宣扬师生学习杨洪璋老师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加强师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牵头单位:党委宣传部)
2.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研究部署开展德育教学实践,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相互促进、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的有效衔接。(牵头单位:教务处)
3.以基地为平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主动引领和典型学生的示范作用,着力在各种重要节点对大学生进行事迹宣传和教育,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公民层面的价值追求落到实处。实施基地“轮值行动计划”,每年组织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入基地开展为期一周实践活动,参与基地的运行管理及具体公益项目,并进行社会推广,将学生参与基地活动的情况作为学生入党、入团、评优奖励、学业评价的指标。 (牵头单位:学生工作部)
4.推动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对扶贫助学等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使老同志老有所为。(牵头单位:离退休处)
5.以基地为平台,着力做好学校德育类、公益类学生组织的管理、指导和服务,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实践工作。发挥大学生艺术团优势,推出精品剧目,使杨洪璋榜样示范作用以艺术教育的形式传承下去。(牵头单位:校团委)
6.落实杨洪璋先进事迹进课堂,加强案例教学,并与思政课实践环节相结合。以基地为依托,开展科学研究,深挖杨洪璋先进事迹,凝练精神内涵,组织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理论研究,出版德育成果集,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校党委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负总责。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统一做好部署,加强过程督查和本单位年终自评。
(二)营造良好氛围
党委宣传部要充分运用校内外宣传载体,深入宣传我校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成果,建立网络展示平台,供各单位互相监督、交流展示和推介本单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及先进人物,营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督促检查
校领导要联系相关单位加强基层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审阅材料、参加会议等多种方式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了解活动进展,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工作持续落实和推进;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办公室 2014 年 10 月 10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