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鲁宣 | 来源:宣传部 | 发布时间:2014-05-26 | 浏览量:
尚珂:1963年生,教授,中国致公党党员,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院长。曾获中国商业科技创新人物、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中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等荣誉。
“大学是一个试错过程,自我纠错才能自我成长”
拥有28年教龄的尚珂,始终为自己是一名教师感到自豪。年轻时,她先后被评为北京优秀青年骨干、北京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了现在是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伴随着她教师职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她说,这是对一名教师最大的褒奖。
1986年进入北京物资学院工作的尚珂,主要教授《经济法》、《竞争法》等法律课程。在课上,她不是拿着课本上那些条条框框跟学生们讲课,而是将自己在校外担任学术顾问和社会实践中所见所闻的案例带到课堂。在她看来,课本是死的,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思维模式的培养。”尚珂说,通过把社会上的案例带到课堂,跟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大四学生黄馨瑶在上过尚珂的《竞争法》课后,认为她的课更像是一泉活水。“她上课,不会照本宣科,而是提一些社会现状以及与企业相关的问题让我们回答,一上她的课,头脑风暴是免不了的。可也正是这类问题,让我们走出了书本的束缚。”而在研究生栗智慧的心中,自己的导师尚老师则是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她做事情十分严谨,可是对学生却一点都不苛刻。在每周一次的导师讨论会上,除了讨论一些研究问题,尚老师还会询问一些例如“最近天气比较干燥有没有吃水果”“天气转冷是否有穿厚衣服”的生活细节……
“在学生教育上,最重要的工作还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认真负责的教师团队。”作为劳法学院院长,尚珂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最初建立法学专业时的一个老师专门负责几个学生的“导师制”的尝试,到现在校外导师和校内老师结合的“双导师制”的实行,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已经成了尚珂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每次在劳法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尚珂提得最多的还是要勇于尝试、不断实践。她认为大学生活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任何人总结的经验教训都只是参考而已。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自己摸索这个社会的规则和程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犯错误,可是只有发现错误,你才能纠正错误。”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劳法学院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已建立起20多个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并与通州区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及一些流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
参政议政,做一个有担当的社会人
有人说,一个国家的良心在于那些仰望星空、不断为社会建设与百姓生活而脚踏实地奋斗着的人们。作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尚珂同时更是一位心系社会、有责任感的社会工作志愿者。
科学研究不是坐在房子里空想出来的,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尚珂和她的团队,在研究流通领域法律建设问题时,针对每一项研究项目都要进行大量市场调研才能展开工作。例如,在主持商务部《酒类行政立法必要性研究》项目时,她先是将酒类企业现状调查清楚,然后是酒类流通渠道问题、酒类流通市场环境、酒类流通市场问题……每一个问题,对她而言都是新的挑战,每一项研究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新。从最初的粮食问题,到《网络营销运营规范》中的网络法律建设,到后来的酒类立法、规范酒类流通市场秩序的研究,无一不体现着尚珂在做研究中的深入与创新,以及为解决市场流通中的社会焦点问题所做的努力。
除了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外,尚珂也不断走出校园,用自己所学服务社会。她不仅承担了一些与她本专业相关的社会任职,如北京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北京市地税局特约监察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北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学会理事,还担任了中国残疾人研究会理事,她十分关注弱势群体、公益事业。
早期在国外留学和访问时,她发现国外的残疾人工作者随处可见,因为政府都会为他们预留岗位,而且会建设相应的残疾人公共设施帮助他们走出“个人井”。这让她不由陷入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公平的理念会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最强音,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等少数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正是怀揣着帮助弱势群体走进社会、创造平等社会环境的热忱之心,尚珂积极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然后提出“关于创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医养结合,完善养老服务功能”、“贯彻《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政府为残疾人就业预留岗位”等一系列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促进残疾人就业等相关的提案。这些紧贴社会需要的课题研究和提案,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者 邸月兰、丁雨桐、毛柔燕、李爽、白晓昕)
来源:《北京物资学院报》2014年5月15日第275期2版
链接:http://bwu.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102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