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等待花开——访微电影《七里香》主创团队

由我校商学院主办的大学生电影节即将拉开了帷幕,在此次电影节中,由我校大学生艺术团戏剧团自导自演、大学生记者团参与拍摄的校园微电影《七里香》无疑是其中的亮点,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团队邀请专业导演与拍摄团队,每一环节都精心打造。这部影片上映在即,其幕后包含了怎样的故事与内容,记者就此采访了微电影《七里香》的主创团队。

微电影带来正能量

《七里香》是一部寓有深意的微电影,剧本改编自我校在全国大学生戏剧展演中获得一等奖的同名作品,以“透明爱”万泉项目为背景进行制作,讲述了北京物资学院学生田甜,长期佚名“七里香”捐助贫困孩子,但快到大四时,她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得知此事的老师和同学,纷纷向她伸出援手,学校还因此创办了公益活动“透明爱”。故事虽然带有现实的残酷,但仍旧给人以希望,让人感受到温暖。

此次活动的负责老师、校团委书记庞波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带给同学们以正能量,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让大家反思现在自己所做的决定是不是最有意义的,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可以思考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应该干什么。因为微电影多取景于校园内部,所以也想通过微电影这种方式向外界宣传、介绍现在北京物资学院的变化。这是我校共青团工作的一种转变的试验,他们用这种方式去贴近青年人,希望可以以此来潜移默化的为青年人做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可以为年轻人、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行走在第一次的路上

作为我校自主拍摄并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比赛的第一部微电影,《七里香》的主创团队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处理,无一不用心用力,认真对待。

虽然团队邀请了专业的导演与拍摄团队,但第一次进行电影拍摄,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程度还是远远超过大家想象。

电影的取景大多是在物院校园内,主要演员也都是我校戏剧团的学生。因为条件所限,主创人员们费尽心思在男生宿舍楼中“搭建”了一个女生宿舍。为了让微电影的内容变得更丰富,他们还奔赴河北万泉县等地进行了实地取景与拍摄,路途虽然颠簸,但没有一个人表现出畏难情绪。

为了拍好一场晕倒的戏,女主角扮演者王雪凝一次又一次摔在地上,弄得腿上青一块紫一块;为了让作品的效果更加好,工作人员即使胳膊很酸痛也依然在一遍遍的NG中毫无怨言的举着麦克风和挡光板;为了让作品能够按时完成,每位演员每天差不多十五个小时不间断地在努力拍摄……电影拍摄过程中,NG(重拍)是演员们的家常便饭,有时演员为了能够准确把握和表演角色心理,只能一条一条的拍,一遍一遍的拍。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很紧张,大家都担心表演出意外或者忘词,这样就白忙活了。当每一条顺利完成的时候,大家凝重的表情才得以舒缓。

在每个人互相对视的微笑之中,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响彻耳畔:“我们的作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我们这个团队一定是最有凝聚力的。”

快乐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中

采访中,女主角王雪凝告诉记者,“拍这个微电影真的是挺累的,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累但也能够乐在其中。”这是王雪凝一个人的感言,同时也是整个剧组人员共同的心声。拍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主创人员精益求精的态度、工作人员们的努力协助和演员们卖力的演出无不让人感动。

几经辗转,多次尝试,拍摄的过程才逐步顺畅,渐入佳境。从演员服装、地点选择、时间安排、戏份的理解、配合默契程度等等都需要细心研磨。有时还由于演员及工作人员上课时间不同,很多镜头都是分开拍摄,极少能够有时间全部集合在一起。尽管这样,这次拍摄依旧凝聚了大家的勇气和耐心,真正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片子拍摄好后,后期的初剪、精剪、配音、配乐、特效等一系列的制作,也都融入了制作者无数的心血。影片处理和剪辑是繁琐而细致的。制作人员表示:“演员们辛苦地完成了他们的拍摄,我们更要加倍认真对待这些劳动成果。”在后期的制作中,技术和连接一直是难题。制作人只能通过一点一点的摸索来积累经验。经过不断的拆分、剪切、后期处理、片头片尾制作,影片终于稍见雏形。

对于《七里香》团队成员来说,这次拍摄微电影的经历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欢笑与泪水的旅程,是每个人心灵交换后的嬗变。当然,也是一次情感上的深刻蜕变。拍摄路上的青春故事,让每个人心中拥有了一抹自己的七里香。

让我们带着对这部微电影浓浓的期待静静地等候,等候这部微电影花开满地、七里飘香的日子。

供稿/大学生记者团 于春羿

供图/校团委  商学院     

附:

演员:邓怡婕(饰娇娇)高佳玮(饰陈阳)刘婧怡(饰 陈好)鲁鹏(饰 鹏鹏)史美琦(饰 宋阳)王雪凝(饰 田田)

出品人:庞波、于冠华

制片人:叶婷婷、鲁鹏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