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物院 >> 正文

【中国教师报】利物厚生 深资逢源——北京物资学院办学思想之精义探析

 

1998年,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共同探讨人类的未来发展时,最终达成的共识居然是:“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上溯2540年去吸收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不朽文化。”一句话指出了21世纪经济社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守住文化之脉。文化领域中独具物流特色的北京物资学院四十多年来的办学实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丰富与发展。时值神州大地奏响了第二十二个教师节的欢庆之乐,我们有幸走近它,去领略它深沉而厚重的文化精义——

——题记

利物厚生  深资逢源

——北京物资学院办学思想之精义探析

记者:殷传胜  赵艳国

知晓北京物资学院已有多年,但真正走近它,却还是源于与院长谭向勇教授的结缘。这位农业经济研究领域里的知名专家,不但在专业的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而且在办学上也自成体系,有着独到的思考与认识。来到北京物资学院主持工作时间虽说仅一年,但已经将他的思想与物院的办学浑然天成的融合在一起,说不上到底是物资学院近年的飞速发展印证了他的思想精义还是他的思想成就了物资学院的跨越发展,但“利物厚生,深资逢源”确实是他在物院科学发展的精髓之所在。于是,借着教师节的欢庆契机,我们走近了它,沿着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脉络,细数它成长的几许辉煌,几多经典……

内涵发展 以文化精义统领实际办学

从京通快速路出口折转几步之遥,便来到了京杭大运河的源头之地北京通州区,看周围川流不息的熙来攘往,不自觉地便使人想起昔日乾隆皇帝“南北通州通南北”的妙联。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物资交流之所,文化积淀之地,北京物资学院怡然坐卧,展示着优雅的古典风韵,书写着时尚的现代风流。在占地面积500余亩的校园土地上,一幅辉煌而瑰丽的画卷慢慢展开——从1963年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系诞生,到1980年,独立组建北京物资学院,其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如今她已成为以物流管理为特色、以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为主的财经类院校,更被北京市授予“文明校园 ”和“花园式单位”称号。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这样一所办学不过四十余年的学校不断实现着腾飞与跨越呢?又是什么使得学校在物欲横流的经济大潮中守住自己的本色并从容办学呢?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转向了谭院长来寻求答案。

年轻有为的谭院长身上不但透着精干与智慧,更有着一种儒雅的学者之风。从事高等教育多年,想必这独特的气质早已涵化成一种特有的学术性格了吧。面对记者的疑惑,谭院长并没有直接滔滔不绝的论述,而是深沉内敛地谈起了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在引经据典中开始挖掘物资学院的“文化之根”——《尚书·大禹谟》中便提“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唐孔颖达疏:“言君子利益万物,使物各得其宜。”郭沫若更在《学术工作展望》中点出利物厚生的价值:“科学的基本要求是利用厚生,为人民服务。” 而孟子则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而逢其原,故原子欲其自得之也。”正是在对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中,北京物资学院提炼出了以“利物厚生,深资逢源”为核心的文化办学思想,他们认为,学校应该在办学中提炼物资价值,从而使物尽其用,丰实人民的生活,使各行发展之本愈加深固,物流行业更如左右逢源,便捷通畅而高效。正是在此发展思路中,学院走上了一条内涵式发展之路。

任何一个大学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基于物资学院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所以学校在办学的定位上紧贴“物资”这一根本属性,制订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目标。其实,学校曾一度将办学宗旨定位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物资管理培养高级人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利物厚生,深资逢源”的思想指导下,物资学院的办学方向逐渐清晰明确起来——把物资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的为整个商品流通领域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谭院长敏锐的看到,目前在商品流通领域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所以学校的定位就是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服务于商品流通领域。而商品流通领域是个大领域,所以学校立意在这个大领域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化人才,包括本科生、硕士生乃至博士生。但学校并不仅仅局限于培养专业型人才,更注重培养综合性的人才,谭院长称之为“博与专”的结合,既有比较扎实的学术基础,且在某一个领域非常精通。同时,学校还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并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立了一批稳定长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投入经费以保障“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全面顺利地开展。大学生爱心托起希望的“手拉手”扶贫支教等活动,学生足迹遍及河北张家口市顾家沟、红旗沟村等各地,以爱心与奉献真正将“利物厚生”的精神传播到各地。

在“利物厚生”的不懈努力中,北京物资学院可谓厚积厚发,将“资之深,左右而逢源”演绎出别样的风采。由于学院一直坚持抓科研促教学的方针,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使得学校科研成果丰富。近年来专家教授学术研究不断创新,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共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近 400多种,发表论文3000多篇。“八五”以来共承担国家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863高科技项目及部委、省(市)级课题83项,有4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市)、部级奖,有的已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有两项科研成果被列为国家新产品测试推广计划。学校承担的“863”高科技项目“商品流通智能化综合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还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小城镇现代流通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而在国家星火计划奖等重大奖项中学院也榜上有名。由学校参与主办的专业网站《中国物流在线》一开通便在国内专业网中引起强烈反响。崔介何教授主编的《北京物流蓝皮书》填补了北京物流研究的一项空白。学校还重视与国外教育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目前已与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资之深,已扩展向世界……

品牌发展 以物流特色塑造学校形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北京物资学院的发展中,物资学院人深深明白,“左右逢源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要让物尽其用,就要让它流动起来。而物流的研究,正是我们学院的品牌之所在”。诚如斯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自主创新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物流理论研究日益深入,新的物流观念、物流技术、物流模式也在不断产生和发展,物流逐渐上升为一门学科。而北京物资学院作为国内首批开设并恢复物流专业的院校,也是第一个独立承担国家级课题并多次获奖的北京市市属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品牌发展,以物流为特色塑造学校形象,培养了大批物流人才。物流专业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创新突围,成为中国物流教育第一品牌。

在物流专业领域,北京物资学院可谓资深者,它有着以物流研究、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三者有机结合的强大优势。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北京市的物流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市物流研究基地构成了学校物流研究与教学的金三角。他们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教学软件并用于教学实践,成为中国物流专业的摇篮。构建起物流学院、物流研究基地和北京市物流系统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三大体系。这三大体系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搭建成较为完备的物流教学和科研平台。而他们深知物流的水平在于科技,物流的发展在于人才。几年来,学校以科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互为支撑的良性循环,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教学特色。科研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品牌的社会影响力,而以社会需求开展的科研工作又有力促进了教学工作,为实践教学、学生择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达到了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多赢目的。学校形成了教学名师、精品课程、自编成套教材、实训基地、实验课程体系、教学软件等较为完整、领先、特色鲜明的物流管理专业体系。

谈到物流人才的培养问题,谭院长说,物流人才的紧缺是全国物流领域的重要课题,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师资人才的培养被列为物院发展建设中的头等大事。建设师资交流和培训基地,培养具有丰富国际交流经验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物流教育理念,把握物流教育的前沿。力争与国外物流教育机构建立多种途径的合作方式。实施科教兴国,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要考虑适合当前中国物流发展的需要,考虑国家未来对人才的需求。物资学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研究择业地域特色,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物流人才。他们根据北京的地域特色和沿海城市对国际物流运作人才的需求,针对大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设置符合地域要求的专业课程。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校与企业的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也为社会培养出真正具有一定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品牌无处不在。实践证明,北京物资学院正是以不断自主创新的魄力和能力,使物流教育创新突围,建立了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市场需求、地域特色、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机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高质量、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物流人才。他们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物流教育品牌!

科学发展 以战略眼光规划未来前景

多年来在高校的工作经验使得谭院长对大学的发展有着更加明晰的认识,一直在高校工作,从系主任到院长,研究生院的院长,再到副校长,从主管教学、后勤工作到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他的认识一步步深化,视野也愈加宽阔,思想也变得愈发深邃而悠远,接手北京物资学院仅一年,便在具体办学中显示出非凡的战略眼光。“利物厚生,深资逢源”的办学思想不断沿承了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更在谭院长的极具战略视角的思维中被赋予了颇具延展性的丰富内涵。物资学院要发展,要内涵发展,要品牌发展,但是更要科学地、持续地发展。为此,他开始将这一思想放之于学校的未来发展中去规划,去绸缪,去深思……

2006—2010年,无疑是首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首都高等学校重要一员,北京物资学院也更加注重做好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明确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他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力争用三个“五年计划”,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财经大学”。谭院长介绍说,学校首先突出办学特色,作为物流专业的开拓者、奠基者之一,更要发挥物资流通的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学校将坚持特色兴校的战略,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实现物资流通研究、教学与社会服务方面的重大突破。并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同时坚持内涵发展,从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保持适宜规模,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针对学校实际,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学科结构,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要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十一五”期间有显著提高。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学校竞争力的关键,北京物资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教,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进修和提高,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并改善教师学历与职称结构,大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同时,大力培育高水平党政管理人才,为优秀人才的发展创造和提供良好环境。并坚持开放创新,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一步提高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广泛吸纳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促进办学的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形成更具活力、更高效率的管理制度,营造更加开放的办学环境,切实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特别是服务于商品流通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长,这为北京物资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根据学校“十一五”规划,在未来的几年里,物资学院必会跃上一个新台阶。当我们问到,作为一个处在快速发展期的高校领导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谭向勇院长坦然地笑着说:“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学科的重新组合,教学资源的最佳配置,教学环境的和谐建设等等。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创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科研环境,加快发展步伐,要通过3到5年时间的不懈努力,把学校办成非常专业并且富有特色的大学,打造出中国物流教育的第一品牌”!

 

古韵今风相辉映,文脉相承育新人。座落于京郊古运河源头的北京物资学院正朝气蓬勃地从传统文化中一路走来,在“利物厚生,深资逢源”的思想之精义中展现蓬勃风采,它处处呈现着新时代有特色的高校新气象,正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式发展。我们也衷心地祝愿,在21世纪的经济时代里,他们能创造更美好灿烂的明天!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