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物院学人 >> 正文

谭加博: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谭加博,1982年生,信息学院教师,主讲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方法等。近年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0篇,与人合著专著一本。获2013年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北京赛区优秀奖,2012年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个人项目资助;曾获校级教学先进个人、教学工作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

2013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在水木清华的三尺讲台上,我校信息学院教师谭加博,用幽默的讲演吸引了台下的所有人,规整的板书映衬着发亮的PPT投影,声色光影间展现了一位青年教师的风采。

这是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代表我校参赛的谭加博老师,在激烈的评比中,最后获得理工类B组一等奖。此外,精彩的课堂不仅征服了在场的专家,还打动了学生评委的“芳心” ,同时斩获了最佳演示奖和最受学生欢迎奖。

很难想象这位在比赛讲台上挥洒自如的老师,在4年前刚进学校时,连教学大纲和讲义的编写都有困难。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繁琐的教学过程还是让非师范科班毕业的谭老师犯了难。

本科、研究生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阶段在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度过。在知名学府的求学经历,给了谭老师扎实的学科知识积淀。2009年,博士毕业,他进入北京物资学院工作。熟悉数理怎样运算,却解不了课堂效率的难题。

概率论、线性代数、微积分和高数,是很多同学不愿提及的“伤痛”。大量的定理、公式,繁琐的运算,让人谈“数”色变。学生的消极态度也影响着老师的教学。谭加博老师也因此困扰着,教授的很多,但学生掌握的能有多少?如何让课堂变得有趣,知识不再是同学的负担?

谭老师找到了答案,他说:“我想问,学生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一问,却是学习主体的转换,由以前的学生学什么取决于老师教什么,变成现在的老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课堂。

但在真正实践教学过程中,却遇到了现实的问题。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上,在新生班级里,不同的学生需求也各不相同。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多样性需求,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不同的方法。希望通过不同的教法,让同学们从内心会去喜欢学习,喜欢大学里的生活。

编者的话:以学生的需求设计课堂,是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充分吸纳意见,给予学生课堂的参与感。不管课堂,还是班级,都是我们的田野,老师施下知识的种子,我们有责任去培土浇水,待时光普照,开出花来,春光灿烂。大学学习也应是这样!它体现出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堂,切实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课堂

以学生需求为主体的变化,反映在谭加博老师的课堂上,就是他的魅力四宝:

大宝:点名提前知,绝不搞偷袭。点名游击战,在大学课堂时常会打响。老师的点名册比课本好用。不过,上谭老师课的同学们不当预言帝去猜测今天会不会点名。因为,他们早已胸有成竹。在开学第一课时,谭老师就会告诉同学,他的课不会偷袭,除期末外,一般不会点名。不用花名册留学生,上课质量全靠课本。对于这门不点名的课,同学们充满了好奇。

二宝:考研题练习,数学实用强。谭老师说:“同学们现在学习数学,除了培养理性思维,满足于会计计算等专业需求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考研。”谭老师在北京市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挂职锻炼的时候,有深切体会:数学,作为重要的考研科目,同学们在备考时往往需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谭老师会采用大量历届考研真题做课堂练习,在巩固课本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们尽早接触真题,为考研打下基础。

三宝:现实案例中,感数学妙用。近期,“数学,滚出高考”的话题快速登上热门榜。网友们感叹,学习二元方程、会解函数,在实际生活中却作用并不大。同学们在大学期间的数学学习也有这样的感受,但是,谭加博老师却让数学活了起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谭老师用数学方法教授学生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6号线还未开通时,不少同学乘坐812路公交出行。有时,见一辆公交刚走,没有赶上,等下一趟又迟迟未来,难免心存郁闷。谭老师说:“其实不是这样,排除交通拥堵和发车间隔的改变,用线性代数作数阵看,等车时长概率是差不多的。”有时数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四宝:数学能竞赛,比赛有真知。《线性代数》课程 “竞赛式”习题课教学是谭老师长期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线性代数课堂往往是多个班级合上。在做习题时,谭老师会让每个班同学选取四名同学,上讲台答题。采取抢答的方式,答错就被淘汰,坚持到最后者将获奖励。因为与平时不同,同学们都被吸引了。有时台上选手因粗心导致计算错误时,台下一片叹息。有时,因为下课时间到了,谭老师说比赛结果稍后宣布时,同学们都会发出“嘘”声,表达听不到结果的“不满”。比赛的形式,让做题不再枯燥,使同学们更加积极。

这四项教学创新,是谭老师在四年中不断总结、尝试的结果。付出总会有回报,不用点名教室同样爆满,数学考试的高通过率都是他教学创新的成果。这或许也是今年谭老师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的原因之一。

我们的班级

2013年,谭加博老师开始担任信科2班的班主任,也将教学实践带到了新生班级中。信科2班的大一新生说:“在还没有上大学前,对于大学班主任的印象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是,这位班主任有点不一样。一方面,保证大学班级的自主管理,一方面,谭加博老师也履行着自己大学引路人的职责。

离开故乡,告别父母,大一新生初进校园,迷茫不可避免。谭加博老师觉得,新生的需求应该是告诉他们,大学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谁动了我的奶酪》、《不抱怨的世界》等经典书籍,信科2班的同学们几乎都阅读过。在开学的初始,谭老师自费购买这些书籍,分发给班级新生去阅读。谭老师说,“这些都是曾经影响过我的书,我也经历过大学的生活。大一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一般都比较迷茫,多看一些书会有帮助。”

会做微积分、线代的难题,不一定代表你也知道,我们经常会使用的公式发明者洛必达和拉格朗日来自同一个家庭。为了让新生对高数学习产生兴趣,谭老师将数学史的故事带到了课堂中。在学习使用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是理解发现真理的过程。这些高数书“不能说的秘密”,使高数的学习变得有趣。

同时,谭老师也会将自己熟读的《论语》搬进班会中,与学生一起分享读后感悟,让学生在品读《论语》中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班级新生侯帆说:“在读《论语》的过程中,谭老师教我们大学当中,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谭老师说:“做新生班主任我很开心,因为可以见证同学们不断成熟的过程。” 

谭老师的感谢

从进入北京物资学院至今,已经过去了4个年头。从一个刚开始连教案写作都感到困难的毕业生到2013年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的获得者,谭加博老师也在不断成长。他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需求设计课堂的实践,让他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但是,说起教学四年取得的成绩,谭老师说,他要感谢太多。

谭加博老师说:“感谢学校营造的积极教学的氛围。”他说,学校平时都会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比赛,并给他们提供了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这样的氛围中,像他一样的青年教师都可以获得成长的机会。在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大奖后,他这样形容:“这就像中国的乒乓球队,大家的水平都很高,推出参赛的每一位队员都是优秀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谭老师还特别提到,要感谢同事们的帮助。为了备战基本功比赛,田立平、鞠红梅、李珍萍等老师们时常听他的课,一起帮他打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表达,力争将课程做到最好。

“只有自己快乐时,才能让别人也快乐。”谭老师说,在学校工作的四年,乐观的心态让自己受益匪浅。谭老师的兴趣十分广泛,喜欢足球、电影、音乐、旅游和读书,这也成为他自我释压的主要方式。周围同事和同学对谭老师评价得最多的就是——幽默、乐观、没有距离感。他经常会在课上课下,与同学们分享他的经历与体悟。课间,谭老师经常会放一些同学们喜欢的音乐,和同学们一起聊天。谭老师说:“在课堂上把我的快乐与同学们分享,他们就会很快乐了。只有学会休息,才会更好地教学。” 

以学生的需求为课堂要求,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人。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谭加博。

(记者  张 妍  李佳辉  于佳琪  兰山山)

来源:《北京物资学院报》2013年11月30日 第268期2版)

链接:http://bwu.cuepa.cn/

热点新闻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