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时节是雷电和洪汛的多发季节,为防止暴雨、台风等强对流天气突发所带来损失和影响,进一步增强防汛意识,切实保障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学习防汛小知识吧!
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在中东部地区,在雨量集中的七八月份,容易引发洪灾。
汛期易出现的天气
雷雨
洪水
暴风
防汛小知识
1.注意雨天出行安全
步行时,如果路面被水浸时,千万别贸然涉水,要密切观察道路情况,因为部分井盖可能已被掀起,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骑行时,穿戴雨衣,请勿撑伞。马路上拐弯时先观察,后通行,不要急转弯或急捏闸,以免侧滑。
雨天驾车出行,请你们及时了解路况,注意下沉路、涵洞等警戒标示,提前绕开积水路段;若你们已行驶在积水路段,请打开车窗,听从交警、市政、排水等部门的指挥疏导,切不可强行通过;若车辆在积水中熄火,要迅速判断形势,及时逃生。
2.遇雷雨天及时关闭电器开关和门窗
注意关好门窗,预防雷电击入室内。尽量不要用手机或者座机拨通电话,或使用电话线等上网。
雷雨时,洗澡不宜使用淋浴器,更不要用太阳能热水器,避免因避雷设施不健全导致引发雷击。
雷雨来临前,拔掉电源插头,别让电视机、电脑等引雷入室,损坏电器,损坏电器之外还可能发生雷击等危险。
3.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期预警信息
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如:蓝色预警信号出现时,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关好门窗,尽量不要出门,非必要出门时须携带雨具。橙色预警信号出现时,如果还在简易棚户内,要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学习并掌握有关汛期防灾、抗灾、避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可能发生的灾情做好防范和应急准备。
台风怎样应对?
1.尽量不要外出。
2.不要在建筑物旁避风躲雨: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如破旧房屋、树木、广告牌、支架一类等等),易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家中阳台上的东西收收好,像花盆、摆设,别被风吹掉下去砸到人。
3.注意远离高空坠物: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易造成砸伤砸死事故。
4.尽量避免在河边和桥上行走:行人在路上、桥上、水边容易被吹倒或吹落水中。走在涉水的地方,手臂一定要张开。万一踩空,到下水道,两手张开可以救你一命。除非万不得已,别冒险涉水。万一水里有电线带电,更易发生危险。
5.台风来了的时候,大家要准备好饮用水,因为很因为台风比较大,会使得一些地方的供水系统受到损坏,所以为了防止万一,我们必须多准备一些饮用水,这样在大风来临的时候才可以安全度过。
6.台风天视线不好,“慢”和“稳”最重要,不要盲目并线超车,密切关注道路积水、交通阻塞及中断信息,注意观察周边的行人及车辆,确保行驶安全。车流堵塞时,应服从交警的指挥,及时接受疏导。
7.台风天停车时避免将车辆停放在露天广告牌下、大树旁以及地势低洼处(地下车库),防止重物坠落砸伤车辆或强降雨导致车辆被淹。
8.行人出行时,留意周围是否有电线,不要靠近或在架空线和变压器下避雨,因为大风可能将架空电线刮断,雷击和暴雨容易引起裸线或变压器短路、放电。
洪水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1、接到洪水预报时,应备足食品、衣物、饮用水、生活日用品和必要的医疗用品,妥善安置家庭贵重物品,也可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好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2、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信设备。收集手电、口哨、镜子、打火机、色彩艳丽的衣服等可作为信号用的物品,做好被救援的准备。
3、严重的水灾通常发生在河流、沿海地带以及低洼地带。如果住在这些地方,当有连续暴雨或大暴雨时,必须格外小心,应注意收听气象台的洪水警报,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变化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选择最佳路线和目的地撤离。
4、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洪水来临时,准备好救生物品,选择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比如,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的漂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漂浮力。
发生洪水时如何自救?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且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面对汛情,我们应当自觉学习防灾安全常识,不断提高防灾意识,增加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