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主办,旨在大学生中倡导学习统计、应用统计的良好氛围,提高大学生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运用统计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的能力,助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大赛已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是全国影响最大的统计学科竞赛之一。
根据赛事文件精神,学校定于2025年2月21日~5月10日举办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主题为“统计创新应用 数据引领未来”,参赛队围绕主题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二、参赛资格及大赛分组
(一)参赛资格。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均可报名,专业不限。
(二)组别设置。大赛设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组队,不可跨组别组队。
三、参赛流程
本届大赛分为八个阶段。
参赛报名。
1.大赛官网报名。各参赛队需指定1人为队长,登录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官网(以下简称大赛官网),填报本队队员基本信息,网址为:http://tjjmds.ai-learning.net。每支参赛队须满3人组队,不可跨校组队参赛,每名参赛者限报一支队,每队指导老师为1人,每位指导老师指导的参赛队伍总数不得超过4支。报名截止时间为3月11日18:00,最终报名信息将在大赛官网上公布。报名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2.校赛报名。请参赛团队在大赛官网报名,并填写附件1校赛报名表于3月10日前发送至邮箱taoli@bwu.edu.cn,且加入2025统计建模大赛微信群。
(二)主题解读。3月份将以线上形式举办主题解读培训。邀请各领域专家针对主题方向作解读指导。参赛队员通过观看视频参加培训,培训具体事宜另行通知。主题解读相关资料将登载在大赛官网。同时,大赛向参赛队员免费提供数据库及分析建模平台等部分资源,可在大赛官网“大赛资源”栏目中查询。
(三)论文撰写。各参赛队须于4月24日前完成论文撰写和“知网”查重。论文正文字符数(计空格)不得超过16000字,查重率不得超过20%。大赛组委会将对参赛论文正文部分进行“知网”查重复检,重复率超过20%的将取消参赛资格,超过40%的论文视为学术不端行为,大赛组委会将向参赛队所在院校通报批评。
(四)提交参赛论文等材料。各参赛队须于4月24日18:00前在大赛平台提交参赛材料,包括:报名表、论文全文、知网查重报告、承诺书、数据及其他参赛材料(报名表见附件2,承诺书见附件3,其他参赛材料具体要求见附件4)。
(五)校赛。5月10日前开展校赛,具体见微信群通知。
(六)省赛。5月下旬开展省赛。各赛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赛时间,依照国赛评审标准评选出省赛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国赛的参赛队,并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公示结束后,各赛区承办院校通过大赛平台将比赛结果提交至国赛承办院校。省赛获奖名单、入围国赛的参赛队名单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公布。
(七)国赛。
1.通讯评审、现场会议评审。6月下旬开始进行,评出国赛三等奖、部分二等奖及入围答辩赛的参赛队。入围答辩赛的参赛队名单将在大赛官网上公布。
2.现场答辩。8月将在东北财经大学举行国赛现场答辩赛,入选参赛队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对参赛论文进行自述,并回答专家的提问,以考核参赛论文的原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评出国赛的部分二等奖及一等奖。答辩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八)大赛总结会。答辩赛结束后举行,届时将为获奖队颁奖。
四、奖项设置
(一)校赛。校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按照学校名额将优秀队伍推荐至省赛。
(二)省赛。在入围省赛的参赛队中选拔出优秀队伍入围国赛,其余队伍评选省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入围国赛的参赛队除角逐国赛奖项外,同时为该赛区一等奖(即国省双奖项)。
(三)国赛。在入围国赛的队伍中选拔出一、二、三等奖,比例为10%、20%、70%。
(四)证书发放。获奖证书、优秀指导教师奖证书将通过大赛平台以电子版方式发放,由院校负责人负责下载打印。
(五)论文出版。获奖论文将择优汇编公开出版。
五、竞赛组织机构
校内赛主办单位:教务处
承办单位:系统科学与统计学院
六、其他事项
(一)为帮助参赛院校、参赛队员了解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有关情况,可登录大赛官网tjjmds.ai-learning.net了解大赛动态、培训资源、优秀作品展示等信息。
(二)严禁一稿多赛,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七、联系方式
本校联系人:陶老师 联系地址:南实103
本校联系人:郭老师 联系地址:南实107
请参赛同学务必加入2025统计建模大赛微信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