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周道 | 来源:新闻中心 | 发布时间:2012-05-04 | 浏览量: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这段话被参会嘉宾上了微博后,迅速被转发3.5万次。(5月3日《中国青年报》)
钱理群教授的发言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今大学教育的一些现状,并非危言耸听,值得各大高等院校进行反思。什么是“一流大学”?真正的一流大学不是结构性和质量上的华丽宏大,而应该是在思想制高点上上升到一流,培养大师级“思想者”,涌现更多的“思想巨人”,而非利己主义者。大学毕业生一旦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就难以充当“栋梁”角色,有可能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次品”、“废品”甚至是“危险品”。
造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时下大学的一些教育流弊难逃其咎,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长期来,譬如北大清华争状元现象,还有许多高校学风浮躁,学术不端,论文剽窃成风,急功近利,金钱主义盛行,某教授公然“警告”学生“不赚四千万别来见我”的“高调”教育。贪腐之风进入校园,高校道德高地已经失守。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满足于“著书立说”评职称或获奖头衔,学生“混”日子,热衷于各类“攻关”钻营术,甚至造就了一大批理想迷失彷徨的人,只顾眼前利益纠结,没有未来励志蓝图。
大学培养出“利己者”说到底还是因为理想教育缺失,过于注重了变味的“现实”教育所致。大学应该有特有的大学精神。独立的人格,民族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的全面培养,都应该成为一名大学生的营养分子。西南联大这所在民族危难之际临时组合的大学,在8年间却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从她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出了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7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172个中外籍院士。现在,条件变好了,培养出的学生居然“退化”成为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令人感到忧虑和痛心!
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值得大学生观照。巴金的“寻找理想”一文中说:青春是无限的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这样一个信念,贯串着我的全部作品。只要你们把个人的命运同集体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人民和国家的位置放在个人之上,你们就永远不会“迷途”。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读大学的目的何在?大学教育怎么施行?少些利己,多些利他;家国情怀,民族命运,人类幸福……这些都是大学教育所要“补钙”和注重的。
来源:求是理论网
编辑:沧海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