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金融时报》商学院排名中,伦敦商学院多次占据头把交椅。与现在许多人考研是为了延缓就业压力不同,这里的学生多数曾有较好的工作,因为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而离职,来到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可以得到许多身兼业界高管的老师指导,同时还可到本专业中世界级实践平台观摩交流。
在与记者谈起学校成功之道时,校长李柯曼强调:“我们坚信既要有一流的理论,也要与商业界的实践相结合。”
先有工作经验再读研
伦敦商学院名义上是伦敦大学的一所研究生院,但现在伦敦大学的结构日益松散,它也和许多其他成员学院一样更多地被看做是独立的高校。该校招收研究生有一个特色,那就是绝大多数专业都要求申请者具备数年工作经验。
工商管理硕士(MBA)是伦敦商学院享誉全球的旗舰专业,在《金融时报》MBA排名中从2009年到2011年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统计显示,该专业学生入学时平均工作经验为5.7年;学院的金融硕士专业也在《金融时报》2011年全球排名中位居第一,当年学生平均工作经验为6年。
校长李柯曼说:“我们认为前来就读工商管理硕士和金融硕士的人应该具备工作经验,对他们自己来说,有经验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拥有工作经验也能更好地为课堂交流作出贡献。”
学校在招生信息中专门提示,上述两个专业的申请者如果工作经验少于3年,那么有必要仔细思考自己是否具备其他方面的杰出优势。
伦敦商学院要求先有工作经验再读研,固然与商科教育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关,但同时也不失普遍意义,对于国内现在许多本科生为了延缓就业压力而读研,或是不明白自身发展方向而随大流加入考研大军的现象来说,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伦敦商学院担任助理教授的华人老师杨颂说:“这里的学生通常都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他决定回到学校来读书,第一点就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已经有很清楚的想法,并计划好在这个学校一年或两年时间内要达到的学习成果。”
密切联系伦敦金融城
伦敦商学院紧邻全球重要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学院的学生不仅可以向校内顶尖教授学习,还可以近距离观察世界一流公司是如何在实践中应对相关问题的。
施贵徵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国内两家大型金融企业工作了5年,方向是金融中的固定收益分析,由于国内这方面起步较晚,她来到伦敦商学院进修西方在该领域积累了上百年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在伦敦金融城中找到了实践方面的老师。
她说:“金融城里有一家全球前十位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固定收益分析方面很有专长,这家公司里有几个中国的投资经理,我利用业余时间拜访他们,学习他们作为一家世界领先公司的操作经验。”
伦敦商学院经常请金融城高管前来讲学交流,学校许多老师本身也在金融界有重要地位,比如李柯曼校长就兼任巴克莱银行的董事。他说:“学校许多教师都与金融机构有联系,我是一家银行的董事,而我的一个同事还是银行监管机构的成员。我们与金融系统之间的各种联系对学校是非常有价值的,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好的商学院。”
造就毕业生良好声誉
从招生时的工作经验要求,到教学紧密结合实践,造就了伦敦商学院毕业生的良好声誉。对商学院来说,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也许不是各种排名,而是毕业生进入各大公司后能拿到的薪资水平。
伦敦商学院就业部门负责人菲奥娜·桑福德介绍说,2011年MBA学员毕业后平均年薪约7.4万英镑(约合74万元人民币),金融硕士是7.3万英镑(约合73万元人民币)。
她说:“我们为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感到骄傲,他们能够获得如此高薪,是因为顶级公司认识到了他们的价值,通常三五年后他们的薪资会涨得更高。”
正因为如此,尽管伦敦商学院的学费高于英国大多数学校,但还是有大量申请者。施贵徵说,她就读的金融硕士专业一年的学费是3.3万英镑(约合33万元人民币),但这是值得的,尤其是做金融的人都讲究投入产出,一年时间,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机会跟老师和同学以及业内人士交流。伦敦金融界的各方面都很杰出,从中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获得质的提高。
施贵徵计划学成之后回中国发展,而除了她这样的中国学生外,伦敦商学院里许多毕业生都开始受到中国经济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打算前往中国。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本身就是全球经济中至关重要的大实践。李柯曼校长认为下一批重要的商业理论将产生于中国经济土壤中,因此非常鼓励学生们前往中国实践。
来源:新华网
编辑:沧海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