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4价值观 >> 践行动态 >> 正文

【校报专访】爱心满校园——杨洪璋老师的筑梦足迹之三

杨洪璋老师的筑梦事迹感染着物院的每一位成员,爱心像蒲公英的种子般乘风飞扬,在物院中传播开来。让记者带你走近这些校园中的爱心传递者。  

爱心资助 用心帮扶

爱的传递,不分多少,也无关身份。因为这是我校师生用自己的双手传递爱心,用自己的双手温暖着孩子们的心。  

在杨洪璋老师的一份常规捐款名单中,记者统计发现:今年2月—8月,以校党委书记李石柱、校长王旭东为代表的9位校领导、10位离退休干部、88位任课教师、79个大学生团支部及13位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共筹集捐款42400元用于资助万全县211个孩子。  

信息学院的秦惠琳老师便是这扶贫助学队伍中的一员。从2009年开始,秦老师受杨洪璋老师的影响开始资助万全县的孩子。秦老师说:“我们对贫困学生的捐助也许并不多,也许并不会使他们的条件有所改善,但这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秦老师的一句话,代表了所有物院师生的心声。一年500元的捐款,也许只能让孩子们吃得更好一点,但却是物院师生的一份心意,承载着物院人对贫困学生的关怀与照顾。以秦老师为代表的物院老师和学生都在默默地关注着这些贫困孩子的成长,这些人中可能好多都没有亲眼见过自己捐助的孩子,但他们定期从志愿者那里了解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状况。每当孩子们有困难时,他们总在背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不求回报。  

对于未来,秦老师这样打算:如果自己资助的孩子顺利考入大学,自己将会资助她上完大学,尽可能地帮助她。这是秦老师的打算,也是物院千百个帮助万全孩子的捐助者的心愿。  

满载爱心 万里前行

爱的点滴,汇集成爱的暖流,通向万全。  

在奔赴万全的路上,除了帮助孩子的志愿者和捐助人外,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精神高度紧张地坐在那里,丝毫不敢有所松懈。他们就是护送爱心平安到达的物院车队司机——通往万全路上的爱心运送者。孙铁如师傅是负责爱心社万全扶贫助教活动的司机之一。从2011年开始,孙师傅便开始负责接送前往万全的杨洪璋老师和爱心社的志愿者们了。  

孙师傅告诉记者们,近几年杨洪璋老师与志愿者们前往万全进行扶贫助教活动都是由他亲自接送的。几年来,接送老师与学生们往返万全县的次数,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从北京到河北省万全县有近300公里的路程,每次前往万全光在路上就需要花费四个小时左右。  

物院到万全县往返六、七百公里的距离,相当于整个涪江的全长,相当于绕北京城四周的距离,相当于五个台湾海峡的宽度。  

无论是前往万全,还是在万全当地进行各种爱心活动,都需要车队进行接送。所以每次活动之前,孙师傅都需要提前仔细检查车辆的情况,为之后的行程做好充足的准备。孙师傅与志愿者们一同早出晚归。每一次去万全县,早晨六点钟,天还未亮,路上还少有行人之时,孙师傅便载着大家出发了。直到晚上八、九点时,志愿活动结束,将老师与学生们全部送回居住地或学校之后,孙师傅才能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  

然而这些工作都是孙师傅自愿帮助杨洪璋老师的。孙师傅负责接送前往万全活动的志愿者们,除了基本应得的工资外,没有任何额外的加班费。孙师傅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坚持为爱心社义务运送,其实是被杨老师爱心助学的行为所感动。“行车路上是最辛苦的,连续几个小时的驾驶确实让人难以忍受,但自己的内心却非常满足,自己在帮助大家时,见证了杨洪璋老师与志愿者们扶贫助教的过程,虽然自己并未直接帮助这些孩子,但仍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这是孙师傅在这一次又一次爱心活动中最深刻的体会。  

物院爱心物语  

十多年来,我校越来越多的师生参加到爱心筑梦的活动中来,一份份爱心汇聚成一片爱的海洋,温暖着每一个接受帮助的孩子。  

(记者/杨萌萌、王佳唯 实习记者/张爱旌、窦婧纬、郝金鑫 摄影/王兴)  

来源:《北京物资学院报》2014年10月30日第281期  

链接:http://bwu.cuepa.cn/  

热点新闻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