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师德师风专题 >> 师德论坛 >> 正文

“会讲”仁爱之师与师德建设

800年前,“朱张会讲”风云激荡,岳麓书院饮马池涸。10月10日,北京西山脚下,“中国教师·敬德会讲”在敬德书院开启。学界专家围绕“仁爱之师与师德建设”进行了观点碰撞和智慧分享。 

主讲嘉宾

谢维和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原副校长 

尹后庆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 

裴娣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 

仁爱的基础是优秀传统文化

【仁爱是教师之道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谈这个主题时,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要与国家的发展建设联系起来,要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 

最近有两件事让我感触很深。第一件事,我请教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你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怎么看待中国教育的特点?”这位教授说:“中国教育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以及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他很羡慕也很愿意指导中国学生,觉得学生尊重教师。这是一个感受。第二件事,最近有媒体通过调研发现,我国的师生关系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生关系的扭曲异化、情感淡漠、互不尊重,甚至相互敌对。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师生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师生关系日趋冷漠和麻木;日趋对立和紧张;日趋功利化和世俗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两件事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我国尊师的传统得到国际上其他学者的认可;另一方面,我国的现实又出现了矛盾,师生关系的变异或者蜕变值得我们思考。  

从传统意义上说,教师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常讲“天地君亲师”,师道尊严。中国历史上的师生关系,应该说大概经历了两个重大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先秦到隋唐,这时的师生关系包括教师的尊严,建立在一种“师法”或者师承关系之上。当时社会上有不同的学派,作为教师来说,要传承不同的学派。比如说先秦的几个学派,他们要传承包括孔子、荀子、墨子的理念、观点等等。通过这种师承关系(师法)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地位。这种通过师承获得尊严的传统,在佛家和道家中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第二个时期大约从后唐开始,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韩愈在他的重要著作“原道”中重新强调了儒学的道统,并在“师说”一文中强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在他看来,仅靠传统的师承关系或者家法、师法关系不行,还是要回到儒家最根本的学说和传统上。师道尊严,就是看你能不能真正回到教师最根本的传统根基上。如果教师的学问、所讲述的内容能够回归到道上,能够代表儒家正统的道学,并且能够有与这些理念相适应的诗书,包括教材、科举等,才能真正有尊严。教师的尊严地位,最重要的还是要有“道”。根据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的观点,仁爱的“仁”本身就具有本体意义。因此,仁爱之师的根本基础就是“道”,这是我国文化的传统。  

现在的教师不一定都讲师承关系,但必须体现中国文化的基本传统与精神。这是特别重要的。在我看来,“仁爱”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符合中国文化之“道”。  

据历史文献记载,“仁爱”最早由尧帝提出,后来孔子、孟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这些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内容,是中国教师教育的基础。在这次会讲中,顾明远先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他说:为什么西方人不谈师德,而我国又如此重视师德呢?这里面包含一定的道理。一个国家的制度一定要有仁爱之心。在我国文化传统中有一个基本信念:一个国家的治理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是要靠文化来实现。所以,中国教育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治理的职能和意义。并且,中国人信仰培育和知识传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要靠教育的重要职能和教师的责任来实现。  

总体来看,我国的师生关系是健康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与道的分离,有些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如何培养仁爱之师?首先要把“道”扶正,我们要贯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教师的“传道”形象树起来。当前,社会上教师的称谓有点滥用,什么人都是“老师”,这是不合适的,是一种师与教育的分离。  

所以,作为一个仁爱之师,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抓住了教师培养或者教师尊严的最根本。我们在理解“仁爱之师”这个主题时,一定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要与国家的发展建设联系起来,要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谢维和) 

当代教育中的教师责任

【学科知识的传授与人的德性成长是紧密融合的。教师中人人都是德育者,但并不是人人都去当思想品德教师,而是在行为处事中体现出一种师德规范】 

要探讨仁爱之师、师德建设,我们必须放在基础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进行讨论,这样才能搞清楚当代教育中的教师责任。  

学科知识与学习者关系是什么?

现在的课程已不再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是学生在学校的全部生活,是学科、学生、学习、社会的有机整合。基于这样的理解,今天的基础教育已经具有鲜明的时代要求,已不是一种简单地通过学校学习掌握某种谋生技能的培训,也不是为了通过某种考试而进行的强化学习,而是一种崭新的主体性培育。  

当前,学校的学科教学存在问题,如考试评价导向让学科教学陷入纯知识点的追求,学科内容被碎片化、断点化,有些教学内容既不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完整性,也不反映知识体系的要素关联性。学习者仅仅关心知识点的局部结论和考试要求,忽略了许多属于学科知识意义的内容。  

不同知识对人类发展的结果和意义是不同的,就学科教学而言,教师不仅要向学习者解释知识是什么,而且要让学习者了解学科对成长的意义,如知识体系如何解释人类自然和社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如何揭示和挑战人的认知极限,人类在知识领域中如何为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甚至牺牲的品质,等等。这些需要学生用自身的实践过程去逐步体验和感悟。只有理解这些,才能让学习者知道学习内容的意义所在,才能影响和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他们去思考未来对于社会应有的责任方向。  

什么是今天的学生学习?

过去,学习者往往关注考试结果,主动学习动力不足、思维能力不够、学习方法缺失,由于认知的局限性而影响更多的良好行为品质与情感态度的形成。所有的学科虽内容领域不同,但都应该涉及符合人的成长与发展的课程目标,从而实现人格完整、人性完善的教育目标。凡是一切围绕知识点的训练和强化,不关注学习者的过程感受,不关心学习主体的情感、态度乃至价值观的收获与取向,都是对今天真正学科教学的异化。  

今天,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过程,伴随着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的变化,其实是一种知识人格化的形成与显现过程。包括:学习者需要逐步学会对他人的态度;能够建立起个人的学习兴趣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这种关联小到与家庭,大到与社会、国家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理性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判断和选择;能对学习和生活抱有主动探索的精神,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由此,对于学生的指导者而言,需要更进一步界定学科教学的真正教育内涵,能给学习者以清晰的解释和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文本知识的理解转向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什么是今天的教学责任?

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教学关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态和学校文化。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权力始终由教师全面掌控,学习者习惯被动接受,主体性交互比较少,这会影响学习者在学科中的整体学习品质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该建立公正公平、恪守规律、温和宽容、团结合作、善于探究、勇于克难、秉持信念的学习文化,并将这样的文化所需品质通过教学过程传递给学习者,让良好的教学关系成为未来人际关系和交往文化的基础。  

学科教学的重要价值还要让学习者知道个人在学科中的主体责任和意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建立知识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重新获得知识的社会意义,获得判断的方法以及社会性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路径,这是德性培育最重要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习者正视在学科学习中的实际状态,面对不论何种起点的学习者,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态氛围和人际环境。  

学科虽然以分科形式存在,但学习的最终意义是对知识的融通和应用。学科教学在良好的教学关系和个性化关注的基础上,应该收获的是影响学习者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认同,并且通过实践去表现。所以,学校的学科教学则要提供针对这些本性特征的实践场景和学习要求,让学习者逐步知道、学习并强化某些实践能力,包括基础分析力、判断力、理解力和意志品质。这不仅是所有学科都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所有教育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们要赋予“仁爱”现代意义,在厘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让教师的“仁爱”烙上时代的印记,既体现对教育本源的回归,又凸显未来社会对于人的发展需求。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教师在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世规范,可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所以,教师中人人都是德育者,但并不是人人都去当思想品德教师,而是在行为处事中体现出一种师德规范。(尹后庆) 

面向未来的智慧型教师

【面向未来的教师是智慧型教师,要以对学生的大爱不断拓展生命视野,在理论中提升,在实践中浸润】 

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转折期。在面对机遇的同时,我们遇到的挑战不容忽视:教育资源和办学质量水平的差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城市中心化”倾向明显,农村边远地区本土文化的消亡与传承问题;经济发展特殊背景下的儿童成长问题,特别是农民工子女流入地升学问题及留守儿童问题;教师队伍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的提升问题,以及政策制度障碍等等。时代呼唤的教育,应该更好地回应社会诉求,构建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打造高品质教育,实现学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和自由,重视创新、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要真正面向学生,关注他们的文化生存环境,关注他们的活动方式,让他们获得真实的、真正的发展。  

在调研中接触到的一些案例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位高二学生曾这样感言:“作文课上,杨老师教我们写文章要真实。我理解就是不要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但我们真的能达到这一步吗?我们何尝不想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我们真正的认识。但作文的要求、批卷的要求、考试的要求却往往遏制了我们。”还有学生发出感慨:“我们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还是教育改革的试验品?”  

时代呼唤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到底如何去实现?我认为要靠智慧型教师来构建。  

智慧型教师需要摸准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脉搏。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小学生面临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主体冲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价值选择困惑;观念意识与行为相悖的人格价值冲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中小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维性、多变性和选择性特点。我们如何培养学生,让他们既有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也有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这些都考问教师的智慧。  

智慧型教师成长之路在何方?关键是要把教师当作发展主体,应该立足于教师的自主研修、自主发展。具体来说,要以对学生的大爱不断拓展生命视野,在与他们淳朴稚气的心灵对话与碰撞中,教师自我的灵魂得到洗礼和升华,教育方法和艺术得到提升。  

智慧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要经历理论研修、实践浸润、思想凝练、示范推广四个阶段。智慧型教师要把学生教好,必须从系统讲授转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学习力为新视角,重新建构学科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生成、生长和发展。通过实践的浸润,转变教育观念,真正立足于孩子的发展。教师要积极参与实践,在个体和群体互动中成长。(裴娣娜) 

原载:《中国教师报》2015年10月21日第12版